<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縣吏的詩詞(419首)

    321 《漳蘭為丁竊貨其半紀實四首》 宋·劉克莊

    五十盆蒼翠,皆從異縣求。
    不能防狡窟,未免破鴻溝。
    慘甚兵初過,苛于吏倍抽。
    渠儂慕銅臭,肯為國香謀。

    322 《送宇文粹二首》 宋·劉克莊

    昔以縣為灘,于今粹亦難。
    縱令急符下,且放大弦寬。
    航海船粳白,游山譜荔丹。
    應憐銅墨吏,舒慘在毫端。

    323 《送楊休文》 宋·劉克莊

    寂寞鰥翁揜縣齋,吏傳刺字睡驚回。
    自從黃鶴仙人去,誰遣青牛道士來。
    適夢羽衣良有徵,共吟石鼎愧無才。
    殷勤問訊西山老,何日山中伴訪梅。

    324 《天基節口占二首》 宋·劉克莊

    赫風隱隱聽宮縣,曾立紅云一朵邊。
    天語下詢顏不遠,帝歌自作墨猶鮮。
    臺郎誰是玄都舊,輿尉安知絳老年。
    散吏宮花能幾許,諸孫爭怕落人先。

    325 《崔覲詩》 宋·文同

    崔覲者高干,梁州城固人。
    讀書不求官,但與耕稼親。
    夫婦既已老,左右無子孫。
    一日召奴婢,盡又田宅均。

    326 《閿鄉值風》 宋·文同

    烈風吹華陰,古槐若長呼。
    高沙起黃磧,四望如一鋪。
    上馬低便面,據鞍兀長途。
    日晚過潼關,行客亦已疏。

    327 《送知府吳龍圖》 宋·文同

    國初已來治蜀者,處置盡自乖崖公。
    當時奏使便宜敕,不與天下州府同。
    行之已及八十載,奸宄消伏誰之功。
    因循至此漸抏敝,有未曉者時相攻。

    328 《送蔡迨赴桂陽令》 宋·周必大

    工部詩題滿劍川,儀曹文筆照湖南。
    身行蜀棧曾幽討,舟掛吳帆又飽參。
    睎驥有心真自得,拔茅無術定誰慚。
    金蘭正好追英彥,蒲谷翻令試子男。

    329 《至老子廟應詔詩》 南北朝·庾信

    虛無推馭辨。
    寥廓本乘蜺。
    三門臨苦縣。
    九井對靈溪盛丹須竹節。

    330 《送八弟無斁宰寶應》 宋·晁補之

    窮邦迫秋成,霖雨厚土濕。
    邅吾上淶水,濞洶三峽疾。
    邦人送之子,岸潦飲馬膝。
    凄凄屬方升,澹澹驚并集。

    331 《送外舅杜侍御使陜西自徐州移作》 宋·晁補之

    建隆以來論人物,得士與古相低昂。
    人才歷數仁祖世,后生嵬瑣無復望。
    老成寂莫典刑在,杜公玉立映班行。
    少時學問圣賢說,松柏歲寒觀老節。

    332 《秋夕書懷》 宋·寇準

    官路時風漸識情,一悲前計遠愁生。
    深秋寒氣侵燈影,半夜疏林起雨聲。
    縣印終年拘吏役,煙蓑何日避浮名。
    窮通休問巢蓮骨,大抵無徒是至清。

    333 《利路提刑亡伯郎中挽詞二首》 宋·蘇轍

    好學先鄉黨,登科復妙年。
    誰為耆舊傳,最處縉紳先。
    淪謝今亡矣,風流孰繼焉。
    魂歸食里社,世世仰仁賢。

    334 《利路提刑亡伯郎中挽詞二首》 宋·蘇轍

    晚歲官仍困,終身恥自言。
    廉明漢循吏,仁愛鄭公孫。
    赤縣朝稱理,衡山德共尊。
    遠人應罷市,處處有遺恩。

    335 《次韻子瞻初到杭州見寄二絕》 宋·蘇轍

    吏治區區豈不任,吳中已自富才能。
    還應占位書名姓,學取藍田崔縣丞。
    試盡風波萬里身,到官山水卻宜人。
    君知晏子恩仍厚,還與従來舊卜鄰。

    336 《次韻張耒見寄》 宋·蘇轍

    相逢十年驚我老,雙鬢蕭蕭似秋草。
    壺將未洗兩腳泥,南轅已向淮陽道。
    我家初無負郭田,茅廬半破蜀江邊。
    生計長隨五斗米,飄搖不定風中煙。

    337 《送羅正之年兄出使二浙》 宋·張舜民

    玉麈助清談,金貂飾高位。
    二物已殺身,無剝生民利。
    君為使者官,猶作農夫事。
    隨軒載畚插,一心惟度地。

    338 《和叔才餉酒》 宋·葛立方

    百事不掛眼,一尊難暫忘。
    伻來頒酒圣,客至引杯長。
    桑落開新甕,昆侖接舊觴。
    鵝兒黃液重,象鼻碧筩香。

    339 《題鹽倉壁》 宋·葛立方

    破賊須緡錢,箕斂困郡縣。
    孰若嚴矩矱,溟海恣煎煉。
    僚寀課惰勤,息入計虧羨。
    連艘走群商,金帛委神甸。

    340 《龜峰行》 宋·韓元吉

    吾聞靈龜不愿死有用于清廟,但愿曳尾安泥涂。
    所以漆園吏,坐嘆清江使者逢豫且。
    龜峰之龜定何物,不在泥涂之下,乃在萬仞之上高突兀。

    * 關于縣吏的詩詞 描寫縣吏的詩詞 帶有縣吏的詩詞 包含縣吏的古詩詞(41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