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去向的詩詞(3829首)

    721 《再吟鸚鵡》 唐·張祜

    萬里去心違,奇毛覺自非。
    美人憐解語,凡鳥畏多機。
    未勝無丹嘴,何勞事綠衣。
    雕籠終不戀,會向故山歸。

    722 《簫》 唐·張祜

    清籟遠愔愔,秦樓夜思深。
    碧空人已去,滄海鳳難尋。
    杳妙和云絕,依微向水沉。
    還將九成意,高閣佇芳音。

    723 《再吟鸚鵡》 唐·張祜

    萬里去心違,奇毛覺自非。
    美人憐解語,凡鳥畏多機。
    未勝無丹嘴,何勞事綠衣。
    雕籠終不戀,會向故山歸。

    724 《簫》 唐·張祜

    清籟遠愔愔,秦樓夜思深。
    碧空人已去,滄海鳳難尋。
    杳妙和云絕,依微向水沉。
    還將九成意,高閣佇芳音。

    725 《寄獻蕭相公》 唐·張祜

    東去江干是勝游,鼎湖興望不堪愁。
    謝安近日違朝旨,傅說當時允帝求。
    暫向聊城飛一箭,長為滄海系扁舟。
    分明此事無人見,白首相看未肯休。

    726 《泛溪》 唐·朱慶馀

    曲渚回花舫,生衣臥向風。
    鳥飛溪色里,人語棹聲中。
    馀卉才分影,新蒲自作叢。
    前灣更幽絕,雖淺去猶通。

    727 《和劉補闕秋園寓興之什十首》 唐·朱慶馀

    閑園清氣滿,新興日堪追。
    隔水蟬鳴后,當檐雁過時。
    雨馀槐穟重,霜近藥苗衰。
    不以朝簪貴,多將野客期。

    728 《劉補闕西亭晚宴》 唐·朱慶馀

    蟲聲已盡菊花干,共立松陰向晚寒。
    對酒看山俱惜去,不知斜月下欄干。

    夏天寫山

    729 《送長安羅少府》 唐·朱慶馀

    科名再得年猶少,今日休官更覺賢。
    去國已辭趨府伴,向家還入渡江船。
    雪晴新雁斜行出,潮落殘云遠色鮮。
    在處若逢山水住,到時應不及秋前。

    730 《題錢宇別墅》 唐·朱慶馀

    林居向晚饒清景,惜去非關戀酒杯。
    石凈每因杉露滴,地幽漸覺水禽來。
    藥蔬秋后供僧盡,竹杖吟中望月回。
    紅葉閑飄籬落迥,行人遠見草堂開。

    731 《秋晴獨立南亭》 唐·楊發

    晝對南風獨閉關,暗期幽鳥去仍還。
    如今有待終身貴,未若忘機盡日閑。
    心似蒙莊游物外,官慚許掾在人間。
    開襟自向清風笑,無限秋光為解顏。

    732 《秋懷》 唐·雍陶

    古槐煙薄晚鴉愁,獨向黃昏立御溝。
    南國望中生遠思,一行新雁去汀洲。

    733 《送人歸吳》 唐·雍陶

    遠愛春波正滿湖,羨君東去是歸途。
    吟詩好向月中宿,一叫水天沙鶴孤。

    734 《雪中書懷》 唐·杜牧

    臘雪一尺厚,云凍寒頑癡。
    孤城大澤畔,人疏煙火微。
    憤悱欲誰語,憂慍不能持。
    天子號仁圣,任賢如事師。

    735 《雪中書懷》 唐·杜牧

    臘雪一尺厚,云凍寒頑癡。
    孤城大澤畔,人疏煙火微。
    憤悱欲誰語,憂慍不能持。
    天子號仁圣,任賢如事師。

    736 《題桐葉》 唐·杜牧

    去年桐落故溪上,把筆偶題歸燕詩。
    江樓今日送歸燕,正是去年題葉時。
    葉落燕歸真可惜,東流玄發且無期。

    737 《潤州二首》 唐·杜牧

    句吳亭東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無馬跡,綠水橋邊多酒樓。
    大抵南朝皆曠達,可憐東晉最風流。

    738 《閨情》 唐·杜牧

    娟娟卻月眉,新鬢學鴉飛。
    暗砌勻檀粉,晴窗畫夾衣。
    袖紅垂寂寞,眉黛斂衣稀。
    還向長陵去,今宵歸不歸。

    739 《寄題甘露寺北軒》 唐·杜牧

    曾向蓬萊宮里行,北軒闌檻最留情。
    孤高堪弄桓伊笛,縹緲宜聞子晉笙。
    天接海門秋水色,煙籠隋苑暮鐘聲。
    他年會著荷衣去,不向山僧說姓名。

    740 《晚泊》 唐·杜牧

    帆濕去悠悠,停橈宿渡頭。
    亂煙迷野岸,獨鳥出中流。
    篷雨延鄉夢,江風阻暮秋。
    儻無身外事,甘老向扁舟。

    * 關于去向的詩詞 描寫去向的詩詞 帶有去向的詩詞 包含去向的古詩詞(382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