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去向何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夜去向何求”全詩
饑腸欲得食,立我南屋頭。
我見如不見,夜去向何求。
一日偶出群,盤空恣嬉游。
誰借風鈴響,朝夕聲不休。
饑色猶未改,翻翅如我仇。
炳哉有露鳳,天抑為爾儔。
翕翼處其間,顧我獨遲留。
鳳至吾道行,鳳去吾道休。
鴿乎何所為,勿污吾鐺甌。
分類:
作者簡介(梅堯臣)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野鴿》梅堯臣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野鴿》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梅堯臣。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孤來有野鴿,
獨自飛翔的野鴿,
嘴和眼像是春天的鳩鳥。
饑腸已經飽腹,
站在我南屋的頂上。
我看見它,卻又好像沒看見,
它在夜晚飛去,向何處尋求食物。
有一天,它偶然脫離群體,
在空中盤旋,盡情地嬉戲。
是誰借給了風鈴的聲音,
早晚不停地響著。
饑餓的樣子仍未改變,
它扇動著翅膀,仿佛在向我報仇。
哦,那輝煌的鳳凰,
或許是天地對你的媲美。
它們共同展翅飛翔,
卻只注視著我孤單地逗留。
鳳凰來時,我的道路通行順暢,
鳳凰離去,我的道路停止了。
野鴿啊,你為何而來,
請勿弄臟我的鐺和甌。
這首詩詞以野鴿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野鴿的觀察和思考。詩中的野鴿自由獨立地飛翔,被比喻為春天的鳩鳥,展示了自然界的美景。作者注意到野鴿的饑餓和渴望,它在夜晚飛去尋找食物的景象,引發了作者對它命運的思考。
詩中還描繪了野鴿獨自嬉戲的場景,以及風鈴的聲音伴隨著它的飛行。這一描寫增添了詩詞的生動感和音樂感。作者通過對野鴿和鳳凰的對比,抒發了對鳳凰華麗和與眾不同的贊美之情,暗示著人們應該珍惜和保護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
最后,作者警示野鴿不要弄臟他的鐺和甌,這象征著他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視。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野鴿的觀察和思考,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由、美好和珍貴事物的追求。
“夜去向何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ě gē
野鴿
gū lái yǒu yě gē, zī yǎn xiào chūn jiū.
孤來有野鴿,觜眼肖春鳩。
jī cháng yù de shí, lì wǒ nán wū tóu.
饑腸欲得食,立我南屋頭。
wǒ jiàn rú bú jiàn, yè qù xiàng hé qiú.
我見如不見,夜去向何求。
yī rì ǒu chū qún, pán kōng zì xī yóu.
一日偶出群,盤空恣嬉游。
shuí jiè fēng líng xiǎng, zhāo xī shēng bù xiū.
誰借風鈴響,朝夕聲不休。
jī sè yóu wèi gǎi, fān chì rú wǒ chóu.
饑色猶未改,翻翅如我仇。
bǐng zāi yǒu lù fèng, tiān yì wèi ěr chóu.
炳哉有露鳳,天抑為爾儔。
xī yì chù qí jiān, gù wǒ dú chí liú.
翕翼處其間,顧我獨遲留。
fèng zhì wú dào héng, fèng qù wú dào xiū.
鳳至吾道行,鳳去吾道休。
gē hū hé suǒ wéi, wù wū wú dāng ōu.
鴿乎何所為,勿污吾鐺甌。
“夜去向何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