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卻生的詩詞(3274首)
701
《讀友人詩》 唐·杜荀鶴
君詩通大雅,吟覺古風生。
外卻浮華景,中含教化情。
名應高日月,道可潤公卿。
莫以孤寒恥,孤寒達更榮。
702
《亂后出山逢高員外》 唐·杜荀鶴
自從亂后別京關,一入煙蘿十五年。
重出故山生白發,卻裝新卷謁清賢。
窗回旅夢城頭角,柳結鄉愁雨后蟬。
名姓暗投心暗祝,永期收拾向門前。
703
《亂后書事寄同志》 唐·杜荀鶴
九土如今盡用兵,短戈長戟困書生。
思量在世頭堪白,畫度歸山計未成。
皇澤正沾新將士,侯門不是舊公卿。
到頭詩卷須藏卻,各向漁樵混姓名。
704
《下第投所知》 唐·杜荀鶴
落第愁生曉鼓初,地寒才薄欲何如。
不辭更寫公卿卷,卻是難修骨肉書。
御苑早鶯啼暖樹,釣鄉春水浸貧居。
擬離門館東歸去,又恐重來事轉疏。
705
《下第寄池州鄭員外》 唐·杜荀鶴
省出蓬蒿修謁初,蒙知曾不見生疏。
侯門數處將書薦,帝里經年借宅居。
未必有詩堪諷誦,只憐無援過吹噓。
如今足得成持取,莫使江湖卻釣魚。
706
《別四明鐘尚書》 唐·杜荀鶴
九華天際碧嵯峨,無奈春來入夢何。
難與英雄論教化,卻思猿鳥共煙蘿。
風前柳態閑時少,雨后花容淡處多。
都大人生有離別,且將詩句代離歌。
707
《亂后逢李昭象敘別》 唐·杜荀鶴
李生李生何所之,家山窣云胡不歸。
兵戈到處弄性命,禮樂向人生是非。
卻與野猿同橡塢,還將溪鳥共漁磯。
也知不是男兒事,爭奈時情賤布衣。
709
《敘吟》 唐·杜荀鶴
多慚到處有詩名,轉覺吟詩僻性成。
度水卻嫌船著岸,過山翻恨馬貪程。
如仇雪月年年景,似夢笙歌處處聲。
未合白頭今已白,自知非為別愁生。
女子思念關懷
710
《游九鯉湖》 唐·陳乘
汗漫乘春至,林巒霧雨生。
洞莓黏屐重,巖雪濺衣輕。
窟宅分三島,煙霞接五城。
卻憐饒藥物,欲辨不知名。
713
《西塞山下作》 唐·韋莊
西塞山前水似藍,亂云如絮滿澄潭。
孤峰漸映湓城北,片月斜生夢澤南。
爨動曉煙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黃柑。
他年卻棹扁舟去,終傍蘆花結一庵。
715
《贈水軍都將》 唐·張蠙
平生為有安邦術,便別秋曹最上階。
戰艦卻容儒客臥,公廳唯伴野僧齋。
裁書榭迥冰膠筆,養藥堂深蘚惹鞋。
直待門前見幢節,始應高愜圣君懷。
716
《言懷》 唐·張蠙
十載聲沈覺自非,賤身元合衣荷衣。
豈能得路陪先達,卻擬還家望少微。
戰馬到秋長淚落,傷禽無夜不魂飛。
平生只學穿楊箭,更向何門是見機。
717
《華陽道者》 唐·張蠙
華陽洞里持真經,心嫌來客風塵腥。
惟餐白石過白日,擬騎青竹上青冥,翔螭豈作漢武駕,神娥徒降燕昭庭。
長生不必論貴賤,卻是幽人骨主靈。
718
《送南海僧游蜀》 唐·張蠙
真修絕故鄉,一衲度暄涼。
此世能先覺,他生豈再忘。
定中船過海,臘后路沿湘。
野迥鴉隨笠,山深虎背囊。
瀑流垂石室,蘿蔓蓋銅梁。
卻后何年會,西方有上房。
* 關于卻生的詩詞 描寫卻生的詩詞 帶有卻生的詩詞 包含卻生的古詩詞(327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