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語東山窈窕娘,好將幽夢惱襄王。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風上下狂。
冶城西北似村家,每共尋春到日斜。聞說春來花更好,為憐無伴懶看花。
唐虞已遠三千歲,每誦遺書涕泗潸。濟濟九官十二牧,我獨不得居其間!
人能不食十二日,惟書安可一日無。唐虞雖遠典謨在,病臥蓬窗時囁嚅。
蜀語初聞喜復驚,依然如有故鄉情。絳羅餅餤玻璃酒,何日蟆頤伴我行?
烏臼迎霜已半丹,哦詩終日合憑欄。霜高木落應尤好,長掛西窗更怕寒。
讀罷傳書涕欲零,愁看三月柳條青。甲申無限傷心事,何須頻頻語丙丁。
房中樂自舊京傳,促柱輕調慢拂弦。曲罷周郎那得顧,但聞清響落燈前。
紅妝喚出夜留歡,翠袖因沾細雨寒。為謝喬家無惡客,不妨歌舞借人看。
二月鶯花樂事新,更憐羅綺坐生春。當杯入手休辭飲,祇恐夫君怒美人。
我是膠西舊使君。此山仍合與君分。故應竊比山中相,時作新詩寄白云。
葦間一葉且延緣,奎壁祥光上燭天。定有異人遙望氣,個船不是米家船。
乞骸親奉留行韶,擢發猶蒙掩覆恩。澤畔累臣回首處,湯村已遠更徐村。
玉局摛文毫尚濕,金華開卷席猶溫。不妨繳納朝堂了,帝賜新銜號后村。
汗腳誰教上玉臺,卻尋前路擊芒鞋。自嫌到了無仙分,已踏金鰲跌下來。
向來寵辱皆虛假,老去親冤兩掃平。豈有陳三送遷客,亦無邢七賣先生。
院吏忙抄詔草辭,家奴卻負錦囊隨。更無客議坡公制,一任人嘲李老詩。
柱史頌卿壓病身,年高拜立兩愁人。龍鐘忽被還山詔,腰腳于今得欠伸。
誅虎竊弓誰繼者,留邕執筆定何如。東都臺閣猶多士,未便無人續漢書。
云氣初看龍起湫,雨聲旋聽樹驚秋。已教農父歌田守,更遣虞人信魏侯。紀德刊碑不厭豐,龍眠深洞一言通。坐看綠浪搖千里,拔薤栽榆未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