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午漏的詩詞(117首)

    41 《重午山蹊獨步》 宋·洪咨夔

    扶病索清蔭,循林步幽霏。
    花拈勃姑飯,草拾蝦蟆衣。
    良藥觴手是,壯容轉頭非。
    易補天上漏,難駐人間暉。

    42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學士院端午帖子二》 宋·蘇轍

    壽康朝謁蚤,長信燕閑多。
    不有圖書樂,其如晝漏何。

    43 《學士院端午貼子二十七首 皇太后閣六首》 宋·蘇轍

    壽康朝謁蚤,長信燕閑多。
    不有圖書樂,其如晝漏何。
    玉宇宜朱夏,壺冰生晚涼。
    深心念行暍,清夜久焚香。

    44 《端午內中帖子詞·皇帝閣》 宋·王珪

    沈沈三殿燕華紳,云覆端門瑞氣新。
    晝漏未移天正午,此時兼有日重輪。

    45 《端午內中帖子詞·夫人閣》 宋·王珪

    日長珠箔漏聲稀,團扇新財越女機,進罷采絲三殿晚,萬年枝上亂鶯飛。

    46 《皇后閣端午帖子》 宋·夏竦

    千門襲吉縈朱索,九禁開晨闢紫闈。
    宮漏正長天眷重,永宣芳訓率三妃。

    47 《六月二十一日內引賜對緝熙殿玉音宣問漏下數》 宋·岳珂

    曲廊青瑣午陰遲,一朵紅云擁緝熙。
    便座詢猷親帝問,近珰承詔引朝儀。
    小臣曾是鵷鴻舊,夙幸還瞻龍鳳姿。
    出殿陛郎驚漏下,兩行簾日影參差。

    48 《天人閣端午帖子詞》 宋·宋庠

    金徒漏永烏猶渴,寶扇風徐雉欲飛。
    借問人間傳采縷,何如石上拂仙衣。

    49 《午睡》 宋·晁公溯

    漸覺銅壺刻漏遲,卷簾花日弄晴輝。
    午窗睡美無人喚,夢逐游絲自在飛。

    50 《五月九日甲子至月望庚午大雨水不已十首》 宋·方回

    陸走無非水,樓居并是泥。
    褰裳難跋涉,執蓋困扶攜。
    國慮白圭壑,城危智伯堤。
    旸烏果安在,轉覺漏天低。

    51 《淳熙丙午與合皂化士彭正夫道人五羊相別開禧》 宋·曾豐

    自視其身不系秋,片心寧被白云留。
    發蹤江右山青處,游睇海南天盡頭。
    勾漏砂星光燦夜,羅浮灶爐冷含愁。
    鼎新革故丹成后,乘興逍遙汗漫游。

    52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韋應物

    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
    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
    公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熱安可當。

    53 《春和杜相公移入長興宅,奉呈諸宰執》 唐·皇甫曾

    欲向幽偏適,還從絕地移。
    秦官鼎食貴,堯世土階卑。
    戟戶槐陰滿,書窗竹葉垂。
    才分午夜漏,遙隔萬年枝。

    54 《春和杜相公移入長興宅,奉呈諸宰執》 唐·皇甫曾

    欲向幽偏適,還從絕地移。
    秦官鼎食貴,堯世土階卑。
    戟戶槐陰滿,書窗竹葉垂。
    才分午夜漏,遙隔萬年枝。

    55 《山中月夜寄朱張二舍人》 唐·武元衡

    午夜更漏里,九重霄漢間。
    月華云闕迥,秋色鳳池閑。
    御錦通清禁,天書出暗關。
    嵇康不求達,終歲在空山。

    56 《洛陽清明日雨霽》 唐·李正封

    曉日清明天,夜來嵩少雨。
    千門尚煙火,九陌無塵土。
    酒綠河橋春,漏閑宮殿午。
    游人戀芳草,半犯嚴城鼓。

    57 《感諷五首》 唐·李賀

    合浦無明珠,龍洲無木奴。
    足知造化力,不給使君須。
    越婦未織作,吳蠶始蠕蠕。
    縣官騎馬來,獰色虬紫須。

    58 《早朝賀雪寄陳山人》 唐·白居易

    長安盈尺雪,早朝賀君喜。
    將赴銀臺門,始出新昌里。
    上堤馬蹄滑,中路蠟燭死。
    十里向北行,寒風吹破耳。

    59 《鹿門夏日》 唐·皮日休

    滿院松桂陰,日午卻不知。
    山人睡一覺,庭鵲立未移。
    出檐趁云去,忘戴白接z5.書眼若薄霧,酒腸如漏卮。
    身外所勞者,飲食須自持。
    何如便絕粒,直使身無為。

    60 《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 唐·皮日休

    全吳臨巨溟,百里到滬瀆。
    海物競駢羅,水怪爭滲漉。
    狂蜃吐其氣,千尋勃然蹙。
    一刷半天墨,架為欹危屋。

    * 關于午漏的詩詞 描寫午漏的詩詞 帶有午漏的詩詞 包含午漏的古詩詞(11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