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雨不成雪,客行利新晴。回睇三山外,殘陽靄余明。江神不揚波,歸流澹且平。使者誠寡德,國家育威靈。
兩山夾滄江,拍浮若無根。利石侔劍戟,風濤相吐吞。維天設巨險,為今國東門。試將一卒守,堅若萬馬屯。
衰楊夾高防,北風暮颼珝。道逢長老問,答言是邗溝。相傳開鑿初,民勞天為愁。至今濁河底,時見白髑髏。
茫茫高郵城,下有古戰場。當時魚鹽子,弄兵此跳踉。燕師掃境出,供饋走四方。長圍匝百里,旌甲耀八荒。
豁達兩河口,前與黃河通。高岸忽斗折,清淮匯其中。甘羅城在南,韓信城在東。一為秦人英,一為漢家雄。
束書吾初走夷門,傾蓋得君恨不早。蘭溪駐馬復相逢,二紀飛馳如電埽。惜君憔悴力不任,顧我滄浪發先皜。憶昔同行氣頗驕,青驄馬快鞍韉好。
去年別津鄉,兩岸麥離離。親戚知我行,曉出相追隨。系船五里沙,江水清漣漪。俯窺皆白石,綠色可染衣。
學問思辨者,於中瑩且精。欲實據而有,要在篤於行。
覆野春陰不肯晴,舟中無酒亦無餳。故教客子知寒食,時有梨花一樹明。
立岸兒童看客過,人煙近處放牛多。萬株漫自栽桑柘,一縷何曾織綺羅。
乘時盜賊起風塵,戰血苔痕幾度春。古廟僅能存大樹,荒山猶自少行人。
水楊梢上欲綿飛,猶覺春寒未解圍。為怕江風吹客夢,船篷缺處塞蓑衣。
晚風微勁喜新晴,夜半船窗漏月明。臥看孤篷搖水影,悠然枕上一詩成。
夜寒如覺有猿吟,積翠重蒼萬壑深。下水輕舟弦脫箭,盤山細路線穿針。
刺桐花發草如藍,欲卸綿袍剪紵衫。一夜春霜忽如雪,江南天氣不家蠶。
野桃籬落鵲雙鳴,春曉微寒放嫩嫩晴。汛掃松楸家已近,猶余七日是清明。
花間預想到家時,筍蕨堆盤薦酒卮。點檢兒童參小學,招呼朋友說新詩。
青溪元是歙東鄉,吾祖于時肯寶黃。避地江南結廬處,同時鄰舍有嚴光。
蕨拳欲動茗抽芽,節近清明路近家。五日緩行三百里,夾溪隨處有桃花。
歙州民與睦州民,比似吳兒大較貧。為問山中有何好,山中剩有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