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動蠻貊的詩詞(10首)

    1 《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讀唐歷天寶已來追愴故事》 唐·舒元輿

    將尋國朝事,靜讀柳芳歷。
    八月日之五,開卷忽感激。
    正當天寶末,撫事坐追惜。
    仰思圣明帝,貽禍在肘腋。

    2 《餞高紫微視師黃岡》 宋·岳珂

    秋風九月邊塵同,千艘夜下宮錦袍。
    文章不特動蠻貊,要識金版開六弢。
    孫曹已矣等陳跡,喚起坡仙同赤壁。
    喧闐笳鼓動地歸,重把功名光采石。

    3 《皇太后回鑾頌》 宋·吳粟

    於皇睿明,運符中興。
    綿宇肅清,乾夷坤寧。
    孝思兢兢,交三圣靈。
    惟我文母,遠征朔土。

    4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神水館寄子瞻兄四絕〈十》 宋·蘇轍

    少年病肺不禁寒,命出中朝敢避難。
    莫倚皂貂欺朔雪,更催靈火煮鉛丹。
    〈馬上作李若芝守一法,似有功。
    〉夜兩従來相對眠,茲行萬里隔胡天。

    5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三神水館寄子瞻兄四絕》 宋·蘇轍

    誰將家集過幽都,逢見胡人問大蘇。
    莫把文章動蠻貊,恐妨談笑臥江湖。

    6 《王樞使生辰》 宋·喻良能

    金華千古赤松宅,中有初平叱羊石。
    雙溪袞袞瀉蒼波,三洞潭潭接天碧。
    鐘英孕粹昴星精,文章蚤歲瑞王廷。
    橫飛直上九萬里,紅顏兩鬢何青青。

    7 《答蘇武書》 兩漢·李陵

    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時,榮問休暢,幸甚幸甚。
    遠托異國,昔人所悲,望風懷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遺,遠辱還答,慰誨勤勤,有逾骨肉,陵雖不敏,能不慨然?自從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窮困,獨坐愁苦。
    終日無睹,但見異類。
    韋韝毳幕,以御風雨;羶肉酪漿,以充饑渴。

    古文觀止戰爭書信散文

    8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9 《送筇杖與劉湛然道士》 宋·王禹偁

    有客遺竹杖,九節共一枝。
    鶴脰老更長,龍骨乾且奇。
    我問何所來,來從西南夷。
    因思漢武帝,求此民力疲。

    10 《答友人》 宋·邵雍

    何者名為善處身,非唯能武又能文。
    可行可止存諸已,或是或非系在人。
    遍數古來賢所得,歷觀天下事須真。
    吉兇悔吝生乎動,剛毅木訥近於仁。
    易地皆然休計較,不言而信省開陳。
    雖居蠻貊亦行矣,無患鄉閭情未親。

    * 關于動蠻貊的詩詞 描寫動蠻貊的詩詞 帶有動蠻貊的詩詞 包含動蠻貊的古詩詞(1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