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前身的詩詞(3636首)
302
《題觀妙軒》 宋·方回
前身恐是靖廬公,手擘崔嵬棟此宮。
拔地三三屏特起,藏天六六洞潛通。
淵明山氣忘言外,太白秋聲靜坐中。
一洗丹玄童子眼,待看鸞鶴下晴空。
304
《題東坡枯木》 宋·李處權
先生萬卷讀,命世文之豪。
矯矯鸞鳳姿,仰止人物高。
坐石翳白佛,古繭磨衲袍。
玉堂押翰手,不數乘與褒。
305
《雨止送王侍郎》 宋·李處權
南州春老雨如絲,刺眼青秧水滿陂。
樹濕黃鶯看更好,溪渾白鷺立多時。
寸心折盡人千里,霜鬢凋殘酒一卮。
我恐前身是匡鼎,幸公不厭解頤詩。
306
《送丘寺丞》 宋·李覯
嗟予兀兀何施為,學無異意唯傳師。
嘗言先圣所述作,人事而已亡他岐。
安知步步有天道,繄我丘師能識之。
春秋下應三千歲,雅頌周流十二支。
307
《訪孤山林和靖梅塢陳跡》 宋·釋寶曇
西湖湖水清可{左奭右斗},孤山山人瘦有馀。
梅花五更清夜夢,周易一卷前身書。
經年竹戶與僧語,僧房繞湖三百區。
客來放鶴未忍去,更為修竹聊須臾。
311
《詠蝶》 宋·舒岳祥
前身曾學昭儀舞,時樣工為京兆眉。
揀盡好枝無可意,倦尋芳草歇多時。
曉畦霧重狂須減,風檻花飛悮與隨。
不但蛛絲深著避,更知紅袖亦堪疑。
312
《出豐城一首》 宋·王阮
搖搖旌旆出洪都,彌望田疇總廢墟。
羸馬不前身突兀,耕夫相視笑軒渠。
倚松茅屋斜開徑,近水人家半賣魚。
蒲葉向冬猶未割,臨風遙憶路溫舒。
313
《鷺》 宋·楊公遠
飄然片雪下晴空,終日盤旋淺瀨中。
行近鷗鳧風致別,立依蒲蓼畫圖同。
數莖絲發心何慮,一世魚餐體不豐。
歷遍江湖真漫浪,前身應想是漁翁。
314
《次韻王侍御題詩史堂》 宋·喻良能
欲識當年泣鬼神,詩皆絹婦與虀辛。
洗空千古無凡馬,稱到於今有幾人。
肯與齊梁充后乘,只應蘇李是前身。
豐碑更著最佳處,傳示宜過一萬春。
317
《贈陰陽家聶蒙德》 宋·曾豐
陰陽家者太高生,見謂青囊未是經。
舌卷東南諸海水,胸羅西北一天星。
與人后代為長吉,疑爾前身是巨靈。
莫把山川為道看,山川猶是未離形。
319
《答王大吉自武林北上》 明·王稚登
新詩字字比瓊瑤,池上相過破寂寥。
微雨不消吳市暑,疏松如帶浙江潮。
吹笙尚憶前身事,結襪空思往哲遙。
京洛故人如問訊,梁鴻猶住伯通橋。
* 關于前身的詩詞 描寫前身的詩詞 帶有前身的詩詞 包含前身的古詩詞(363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