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前和的詩詞(386首)

    201 《錢丈處和和所寄韓子云約賞梅句復用前韻謝之》 宋·吳芾

    錦囊新句忽傳來,字字清如竹葉杯。
    要須莫放傳杯手,看即歸調傅說梅。

    202 《錢丈處和和所寄韓子云約賞梅句復用前韻謝之》 宋·吳芾

    曲生為我惠然來,陡覺春浮瀲滟杯。
    飲罷冥搜無好語,但將風味屬江梅。

    203 《錢丈處和和所寄韓子云約賞梅句復用前韻謝之》 宋·吳芾

    竹符驅我出山來,萬事無心付酒杯。
    又見江城春到也,傷情卻憶故園梅。

    204 《志道相見和前韻》 宋·吳芾

    每憶湖山動老懷,今朝始作故鄉回。
    正慚行李匆匆去,忽報軺車得得來。
    幸對清談揮玉麈,肯辭痛飲倒金杯。
    我歸已遂終焉計,何日重逢笑口開。

    205 《再和前韻贈江朝宗》 宋·吳芾

    方欣佳客至,已寄好詩來。
    玩味徒三嘆,披尋欲百回。
    相思愁夢斷,一見笑顏開。
    便欲扶藜杖,江頭共探梅。

    206 《和梅花前見鶴》 宋·吳芾

    雙鶴翩翩到我前,與花鬭白更爭妍。
    低頭自覺形儀穢,安得飄然跨上天。

    207 《許倅索和篇復次前韻》 宋·吳芾

    十分春色在隣家,我獨傷心感物華。
    君若此時辭痛飲,也應辜負后園花。

    208 《遠老自和前詩再寄復次韻》 宋·吳芾

    雪到梅開恰欲漫,扶藜得得繞湖山。
    折將冷蕊疏枝去,浸在明窗凈幾間。
    一見已堪資琢句,細看還足助怡顏。
    只愁冰艷相侵逼,映得衰翁鬢愈斑。

    209 《月下獨酌有懷梁丈因和前韻以寄且約為明夜之》 宋·吳芾

    晚來清蹕駐旌麾,月色分明徹四圍。
    對景已欣群動息,仰天還覺眾星稀。
    如今路入中原去,看即春從上苑歸。
    況是升平時節近,一尊相屬且忘機。

    210 《拙者有重陽詩以陽字韻歲和一篇復繼前作》 宋·吳芾

    登臨端欲賞秋光,病眼錯花怯太陽。
    老去不堪逢節物,愁來聊復近壺觴。
    沉迷有靦塵埃面,感慨空存鐵石腸。
    已是思歸無可奈,更來高處望家鄉。

    211 《關子東約中秋游于竺再用前韻有詩和之》 宋·王之望

    湖光盡處兩山開,夾道蒼松郁壯哉。
    水過冷泉雙澗合,石飛天竺一峰來。
    勝游喜有幽人約,佳句俄催爽氣回。
    桂子中秋正芬馥,流霞好泛月邊杯。

    212 《次制帥所和前韻》 宋·王之望

    圣主憂勤躬萬務,英豪寧許山林住。
    弓旌號召士無留,竹帛功名公所赴。
    天表對揚咨見晚,坤維鎮撫歌來暮。
    雪山增生絕紛埃,蜀道非難履平路。

    213 《再和前韻三首》 宋·曾協

    騷人豈作腐儒酸,逸氣清霄坐可干。
    東閣只今詩興動,韓豪元不似郊寒。

    214 《再和前韻三首》 宋·曾協

    幽姿健骨兩相看,二絕真成聚莫干。
    好學紉蘭供楚佩,瓊琚端可勝金寒。

    215 《再和前韻三首》 宋·曾協

    猛士相逢亦破顏,恰如組練壯師干。
    誰令野宿三更月,綴鐵成衣徹骨寒。

    216 《又和前韻十首》 宋·廖行之

    梅君消得為高吟,素艷曾無媚世心。
    粲粲墻隈自瀟灑,江南到處有知音。

    217 《又和前韻十首》 宋·廖行之

    貪看繁紅錦被堆,有人青眼為君開。
    西湖千古林和靖,還悟犧尊木質災。

    218 《又和前韻十首》 宋·廖行之

    曲檻琱欄詫護持,寬閒何用著藩籬。
    林間立馬多真賞,須信行人口是碑。

    219 《又和前韻十首》 宋·廖行之

    結實收功鼎鼐調,不論江路與山椒。
    可憐楊柳空牽嫵,飛盡狂綿只綠條。

    220 《又和前韻十首》 宋·廖行之

    客舍袁安雪壅扉,清標廩廩詎容欺。
    如今凍解梅無恙,還似高眠甑不炊。

    * 關于前和的詩詞 描寫前和的詩詞 帶有前和的詩詞 包含前和的古詩詞(38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