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刻石的詩詞(61首)

    1 《登鵝鼻山至絕頂訪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 宋·陸游

    街頭旋買雙芒屩,作意登山殊不惡。
    蒼崖無罅竹鞭逸,崩石欲墜松根絡。
    憑高開豁快送目,歷險崎嶇危著腳。
    川云忽起兩蛟舞,瀑水高吹萬珠落。

    2 《蒙齋習庵皆有詩在慈云閣沈端憲又有記文刻石》 宋·陳著

    習老蒙翁兩達尊,借他僧偈說慈云。
    一番入寺一感愴,細讀古碑端憲文。

    3 《蒙齋習庵皆有詩在慈云閣沈端憲又有記文刻石》 宋·陳著

    景照堂中憩佛騷,闌干憑處接云高。
    賦詩時會苦吟甫,破約難留嗜酒陶。

    4 《題南山刻石詩》 宋·許給

    圣主崇儒本,文宣教愈口。
    嚴祠加整葺,賢守口遵依。
    將欲更□□,先來相翠微。
    小山開亂石,幽谷駐涵暉。

    5 刻石》 宋·歐陽慶甫

    地僻人稀能幾家,清泉漱玉石欹斜。
    客來訪我慚無具,洗甑炊香更點茶。

    6 《香山刻石》 宋·王厚之

    山琢青瑤水染藍,鶯聲促我醉雙柑。
    十年準備抽身去,記取鐫詩在石龕。

    7 《題裴晉公女幾山刻石詩后》 唐·白居易

    何處畫功業,何處題詩篇。
    麒麟高閣上,女幾小山前。
    爾后多少時,四朝二十年。
    賊骨化為土,賊壘犁為田。

    8 《清冷池懷古(余別有序刻石)》 唐·李德裕

    區囿三百里,常聞駟馬來。
    旌旗朝甬道,簫鼓燕平臺。
    追昔賦文雅,從容游上才。
    竹園秋水凈,風苑雪煙開。

    9 《栗亭(趙鴻刻石同谷曰,工部題栗亭十韻,不復見)》 唐·趙鴻

    杜甫栗亭詩,詩人多在口。
    悠悠二甲子,題紀今何有。

    10 《寄題與州晁都官沼沼上唐朝鄭都官有詩刻石》 宋·司馬光

    名郎游勝地,心跡繼風流。
    昔為題詩著,今因好事修。
    四山相照映,五馬屢淹留。
    相見波光凈,依然一片秋。

    11 《乾元初,嚴黃門自京兆少尹貶牧巴郡…十四韻刻于石壁》 唐·羊士諤

    石座雙峰古,云泉九曲深。
    寂寥疏鑿意,蕪沒歲時侵。
    繞席流還壅,浮杯咽復沉。
    追懷王謝侶,更似會稽岑。

    12 《題羅浮石(刻于石上)》 唐·李德裕

    清景持芳菊,涼天倚茂松。
    名山何必去,此地有群峰。

    13 《河中石刻》 唐·無名氏

    雨滴空階曉,無心換夕香。
    井梧花落盡,一半在銀床。

    送別

    14 《三學山盤陀石上刻詩》 唐·無名氏

    拔地山巒秀,排空殿閣斜。
    云供數州雨,樹獻九天花。
    夜月摩峰頂,秋鐘徹海涯。
    長松拂星漢,一一是仙槎。

    母親離別

    15 《合水縣玉泉石崖刻》 唐·無名氏

    山脈逗飛泉,泓澄傍巖石。
    亂垂寒玉筱,碎灑珍珠滴。
    澄波涵萬象,明鏡瀉天色。
    有時乘月來,賞詠還自適。

    16 《羅池石刻》 唐·佚名

    龍城柳,神所守。
    驅厲鬼,山左首。
    福土氓,制九丑。

    17 《廣陵古冢石刻》 唐·佚名

    日為箭兮月為弓,四時躬人兮無窮。
    但得天將明月死,不覺人隨流水空。
    山川秀兮碧穹窿,崇夫人墓兮直其中。
    猿啼鳥嘯煙濛濛,千年萬年松柏風。

    18 《感皇恩 自壽 此石刻見山東歷城縣志卷二十四》 元·張養浩

    林壑八年閑,吟殘山色。
    無處煙霞不相識。
    真歡清福,舉世誰人曾得。
    天教分付與,云莊客。

    19 《菩薩蠻 蒙莒石刻 至正戊子(一三四八)二月》 元·契玉立

    蒙巖幾日桃花雨。
    依稀流水章橋去。
    只恐到天臺。
    誤通劉阮來。

    20 《木闌花慢 春日游晉祠(石刻,至元壬午 雨》 宋·李時

    憶闌亭佳致,從憲長,剩追尋。
    問開花高山,晉祠流水,誰是知音。
    雖無鳳笙龍管,勸行杯、時有不弦琴。
    馬首家家明月,眼前處處禪林。

    * 關于刻石的詩詞 描寫刻石的詩詞 帶有刻石的詩詞 包含刻石的古詩詞(6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