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利心的詩詞(1146首)

    521 《贈鄒葆光道士》 宋·曹仙家

    羅浮道士真仙子,躍出樊籠求不死。
    冰壺皎潔水鑒清,洞然表里無塵滓。
    叱咤雷霆發指端,馘邪役鬼篆飛丹。
    朝吞露氣松窗暖,夜禮星辰玉簡寒。

    522 《送張無夢歸天臺》 宋·陳既濟

    暫到京城住,辭堯返舊廬。
    身耽泉石樂,心向利名疏。
    鶴靜來華表,云間出太虛。
    錢塘應過日,秋水滿紅蕖。

    523 《題釋英白云集》 未知·陳麟

    樹立煙行句,工夫百鏈成。
    年方登弱冠,詩已有高名。
    湖上看山色,松邊聽瀑聲。
    無心趨利祿,誰識白云情。

    524 《送趙德勤將漕淮東》 宋·陳文蔚

    逼人富貴固骎骎,體國憂時一寸心,符印處遷無曠歲,廟堂誰謂少知音。
    民間利病搜求久,財計源流講究深。
    飛挽恢恢有馀地,要知罷困極于今。

    525 《異獸》 宋·陳宗遠

    甬東有異獸,俗名訛曰歆。
    其形類猴玃,或謂虎之精。
    逐人求口食,咿啞小兒聲。
    滿望乃謝去,不遂輒生嗔。

    526 《運司園亭·湲玉亭》 宋·杜敏求

    林亭幽且深,砌下玉溪水。
    淙琤環佩聲,曉夕清心耳。
    使君性所樂,愛玩不少已。
    方持利物心,默坐窮至理。

    527 《奉別唐寺丞丈一首》 宋·度正

    正家巴山陽,占田才百畝。
    春秋自耕稼,亦足糊其口。
    中年或水旱,采蕨充飯糗。
    四壁固屢空,滿屋貯蝌蚪。

    528 《題資福院平綠軒》 宋·輔廣

    名區與利垅,羊腸競攀躋。
    誰能為芳草,四曠成幽棲。
    春風一憑欄,秀色無高低。
    山遙不作障,水近何妨隄。

    529 《寄題壽師塔南軒》 宋·何昌弼

    焚修七十載,內外已圓成。
    教相論因果,冥心契死生。
    紙窗應自白,花砌本無情。
    燕坐觀浮世,誰非走利名。

    530 《大華山》 宋·何異

    地靈推寶蓋,奇崛跨三州。
    帝座聯樞極,星躔值斗牛。
    江南夸絕勝,仙伯揖浮邱。
    舊觀依山腳,崇壇冠嶺頭。

    531 《仙池巖》 宋·胡楚材

    崚嶒插天山,仙池在絕頂。
    無源水自溢,泓澄照天鏡。
    魚依藻荇深,龍藏密穴靜。
    天意欲為雨,煙霧如爐甑。

    532 《題楊氏猗猗閣》 宋·胡宏

    望處積云深,妙見此君心。
    中虛抱元氣,不受一塵侵。
    嗟哉人生逐利名,雞犬放去猶知尋。
    我愛坐君閣,游戲猗猗林。
    明月照我懷,清風吹我襟。
    消磨胸中沈著病,無愧衛武生于今。

    533 《次忠定史越王丹桂韻》 宋·胡榘

    霧隱森森小山碧,不嫁東風矜國色。
    流芳端自蕊珠仙,曾是先皇親拔識。
    一身便足當三千,氣韻乃在黃香前。
    聊同蕖菊領秋色,不與桃李爭春妍。

    534 《冬至寓建陽作》 宋·胡一桂

    繡日添漢宮,書云紀晉觀。
    山家獨奚為,剛腸占易彖。
    幽人意欣然,起坐視晴漢。
    大化回初陽,漫漫今已旦。
    川泳有游魚,云飛見翔雁。
    滯留本何心,永懷發孤嘆。
    誠哉利攸往,觀辭思過半。

    535 《廉泉》 宋·黃大受

    一泓落古寺,三赤開方池。
    懷山決瀆后,爍石流金時。
    君看此廉泉,不增亦不虧。
    炯炯玉色透,燦燦金沙輝。

    536 《太倉隆福寺創觀音院以詩百韻寄妙觀大師且呈》 宋·郟亶

    珍重妙觀師,書來再三讀。
    不蒙促歸計,乃憂曠箋牘。
    疑師未相知,待我尚塵俗。
    竊聞構新殿,東畔建廊屋。

    537 《寄題望湖樓》 宋·蔣堂

    城上危樓勢孤峙,樓頭盡見湖中水。
    水色澄明游者多,古來雅以鑒為比。
    家家畫舫日斜歸,處處菱歌煙際起。
    清漣蒙潤一都會,碧底涵空三百里。

    538 《淳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江東提刑歸抵》 宋·李伯玉

    清時屏臣奸,琴瑟大更化。
    四佞斥昕朝,一札頒丙夜。
    明庭集孔鸞,清廟薦瓊斚。
    堂堂西山孫,藉藉少室價。

    539 《雜詩》 宋·李復

    眾輻共一轂,利用本在無。
    制法應世變,欲返民心愚。
    巧智起頹波,但逐末流趨。
    鳥亂畢弋多,真風日更疏。

    540 《游臺感興古風》 宋·李師圣

    梵書五頂清涼府,冬冰夏雪風炎暑。
    我來七月秋正寒,何況蕭蕭巖谷雨。
    偶爾云開煦氣生,溶溶滿目煙光聚。
    真容古基鷲峰寺,高山之麓雄今古。

    * 關于利心的詩詞 描寫利心的詩詞 帶有利心的詩詞 包含利心的古詩詞(114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