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初身的詩詞(1918首)

    981 《雪月溪山歌送天然道首座歸蜀》 明·香嚴和尚

    蜀路連云知幾許,策勤斯道耐寒暑。
    撥開云霧睹青天,仍與孤云為伴侶。
    布慈云,施法雨,竿木隨身能作主。
    德云不在妙高峰,此去逢人休錯舉。

    982 《答編修侄次韻》 明·謝省

    江湖飄泊二毛初,半世謀身智亦疏。
    春意欲歸彭澤柳,年華未盡茂陵書。
    孤桐自覺非時調,尺牘誰能問客居。
    須信人生身外事,落花殘雨向春余。

    983 《清明約友游昆山(二十四韻)》 明·易恒

    是日期而至者五人,不期而至者一人,期而不至者二人,袁校書子英、余道士復初。
    實洪武十五年壬戌閏二月十六日。
    老逢節序感流年,聊復追游愧昔賢。

    984 《中秋西湖社集分韻得齊字一百韻》 明·虞淳熙

    白月青蓮社,文星遠聚奎。
    長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
    巒色三臺紫,峰形九曜低。
    金牛須會女,張鹿不躔氐。

    985 《登聚寶山分韻得春字》 明·張孟兼

    蹤跡憐身拙,登臨縱目頻。
    江山如好客,花鳥故余春。
    落落行藏異,悠悠歲月新。
    數莖初白發,朝夕為思親。

    986 《與慈邑諸公會宿茅甫生駐鶴樓得夜字》 明·張宣

    白水冒平田,積陰過初夏。
    風雨招友生,琴樽相慰藉。
    飛梯倚孤撐,連峰競回迓。
    晦冥巖壑變,空翠林木亞。

    987 《秋夜》 明·張宇初

    暮秋風露菊初黃,夜冷侵幃解薄裳。
    雨氣著簾林暝早,樹聲接市瀨喧長。
    囊書隨分窮糟粕,塵事關心付秕糠。
    安得委身蟬蛻等,白云黃鵠與翱翔。

    988 《道場紀事》 明·張治

    黃發真人戴玉冠,身騎金虎佩蒼鸞。
    俯窺日月行丹極,貪禮星辰拜石壇。
    幡影一庭仙掌凈,鐘聲萬戶彩云寒。
    朝元初罷千官下,碧宇沉沉夜未闌。

    989 《寄題玉山詩一百韻》 明·張仲舉

    治理逢熙運,欽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載,上德配軒唐。
    大業勤弘濟,元臣協贊襄。
    賢科收俊造,庭實粲珪璋。

    990 《寶雞縣張仙洞中長歌行次壁間謝高泉韻》 明·趙貞吉

    去國何遲遲,青山一丈攜。
    春風已三月,逐虎桃花蹊。
    既聞糞金牛,又傳化寶雞。
    仰首笑碧落,拂袖凌丹梯。

    991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992 《太液池送黃淮辭政》 明·朱瞻基

    天香早折仙桂枝,筆花五彩開鳳池。
    蓬萊之仙直奎璧,近侍九重天咫尺。
    永樂圣人臨御初,鞠躬稽首陳嘉謨。
    仁宗監國文華殿,左右謀猷共群彥。

    993 《婁東述懷寄示龍門上人玉山居士》 明·邾經

    寂寞婁東寺,經過歲暮時。
    后凋霜柏古,亂點石苔滋。
    方外尊吾友,龍門得老琦。
    十年今幾遇,早歲故相知。

    994 《飯覆釜山僧》 唐·王維

    晚知清凈理。
    日與人群疏。
    將候遠山僧。
    先期掃弊廬。

    995 《上陽白發人-愍怨曠也》 唐·白居易

    上陽人,紅顏闇老白發新。
    綠衣監使守宮門,一閉上陽多少春。
    玄宗末歲初選入,入時十六今六十。

    996 《首夏病間》 唐·白居易

    我生來幾時?萬有四千日。
    自省于其間,非憂即有疾。
    老去慮漸息,年來病初愈。
    忽喜身與心,泰然兩無苦。

    997 《病中逢秋,招客夜酌》 唐·白居易

    不見詩酒客,臥來半月余。
    合和新藥草,尋檢舊方書。
    晚霽煙景度,早涼窗戶虛。
    雪生衰鬢久,秋入病心初。
    臥簟蘄竹冷,風襟邛葛疏。
    夜來身校健,小飲復何如?

    998 《重修香山寺畢題二十二韻以紀之》 唐·白居易

    闕塞龍門口,祗園鷲嶺頭。
    曾隨減劫壞,今遇勝緣修。
    再瑩新金剎,重裝舊石樓。
    病僧皆引起,忙客亦淹留。

    999 《木蓮樹生巴峽山谷間巴民亦呼為黃心樹》 唐·白居易

    大者高五丈涉冬不凋身如青楊有白文葉如桂厚大
    無脊花如蓮香色艷膩皆同獨房蕊有異四月初
    始開自開迨謝僅二十日忠州西北十里有鳴玉
    溪生者濃茂尤異元和十四年夏命道士毋丘元

    1000 《常潤道中有懷錢塘寄述古五首》 宋·蘇軾

    従來直道不辜身,得向西湖兩過春。
    沂上已成曾點服,泮宮初采魯侯芹。
    休驚歲歲年年貌,且對朝朝暮暮人。
    細雨晴時一百六,畫船鼉鼓莫違民。

    * 關于初身的詩詞 描寫初身的詩詞 帶有初身的詩詞 包含初身的古詩詞(191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