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初初的詩詞(2673首)

    701 《苦雨初霽》 宋·李覯

    積陰為患恐沉綿,革去方驚造化權。
    天放舊光還日月,地將濃秀與山川。
    泥途漸少車聲活,林薄初干果味全。
    寄語殘云好知足,莫依河漢更油然。

    702 《喜劉寶學彥修得歸因敘初時凄愴之意十首》 宋·張嵲

    病起回思欲去時,菟裘重到倍依依。
    青苔一徑空行跡,門掩殘陽翠碧飛。

    703 《喜劉寶學彥修得歸因敘初時凄愴之意十首》 宋·張嵲

    三泉退敵捐軀日,五嶺逢紛去國年。
    皇天自古扶忠義,不必臨風畏跕鳶。

    704 《喜劉寶學彥修得歸因敘初時凄愴之意十首》 宋·張嵲

    書來不苦瘴侵肌,卻恐孤生厭食薇。
    春到自然群物遂,須知寒谷獨增輝。

    705 《喜劉寶學彥修得歸因敘初時凄愴之意十首》 宋·張嵲

    聊城欲下樂生去,宣室厘成賈傳歸。
    來往炎荒六千里,歸來卻得及春菲。

    706 《喜劉寶學彥修得歸因敘初時凄愴之意十首》 宋·張嵲

    漓水津頭逢早春,桂林楊柳拂行塵。
    西園無限芳菲樹,皆作新花詩主人。

    707 《喜劉寶學彥修得歸因敘初時凄愴之意十首》 宋·張嵲

    曾向花開醉玉卮,今年花發去年枝。
    君恩不賜泥封詔,春物翻成滿地悲。

    708 《喜劉寶學彥修得歸因敘初時凄愴之意十首》 宋·張嵲

    幾年竭節正顏行,去國誰憐道路長。
    自是君心知魏尚,不應微諫待馮唐。

    709 《喜劉寶學彥修得歸因敘初時凄愴之意十首》 宋·張嵲

    去時吊古愚溪上,歸日讀碑浯水邊。
    不似柳州終抱憤,應同郭令欲扶顛。

    710 《喜劉寶學彥修得歸因敘初時凄愴之意十首》 宋·張嵲

    林邑回觀山靄微,短亭楊柳弄晴暉。
    遙憐一騎登途日,逐客人人淚滿衣。

    711 《喜劉寶學彥修得歸因敘初時凄愴之意十首》 宋·張嵲

    衡岳峰高刮眼明,行看渾異去時情。
    斜陽托宿沅江上,反聽哀猿是好聲。

    712 《初春感舊》 宋·葛起耕

    又是春生杜若洲,憑蘭回首總關愁。
    云橫楚峽縈新夢,月泛吳波憶舊游。
    立馬醉題花外驛,聞鶯笑倚柳邊樓。
    如今萬事經心懶,只合長歌擬四休。

    713 《仲春初二絕》 宋·葛天民

    落梅如雪雨如麻,最怕春寒是杏花。
    病后不能涓滴飲,可憐芳信到貧家。

    714 《仲春初二絕》 宋·葛天民

    初交二朋草蒙茸,鄰里紛紛去折蓬。
    柳下閉門非懶出,苦無筋力趁兒童。

    715 《蝶戀花·殘夢初回新睡足》 清·莊棫

    殘夢初回新睡足。
    忽被東風,吹上橫江曲。
    寄語歸期休暗卜,歸來夢亦難重續。
    隱約遙峰窗外綠。
    不許臨行,私語頻相屬。
    過眼芳華真太促,從今望斷橫波目。

    716 《四月初二日游蘭州小西湖》 現代·洪傳經

    四月槐枝始吐芽,春光竟不到龍沙。
    一泓真覺西湖小,怕見山中洞里家。

    717 《永樂初給事姚伯善采木廣右被瘴客死殯及六十》 明·沈周

    惟昔永樂初,皇帝治明堂。
    取材蒼梧野,在楩楠豫章。
    公素侃察聞,百辟得激揚。
    譬如公輸子,材悉良不良。

    718 《和董必武同志初游廬山》 現代·朱德

    廬山真面何難識,揚子江邊一嶺奇。
    公路崎嶇開古道,林園宛轉創新陂。
    行游險處防盲目,向導堪稱指路碑。
    五老峰前莊稼好,今年躍進不須疑。

    719 《廬山初識》 當代·夏征農

    廬山難有幾天晴,霧散云開看得真。
    萬樹橫空堪蔽日,群峰競秀任翻新。
    含鄱帶水雄姿在,幽谷清泉韻味深。
    景麗物華人共賞,風雷莫再擾平林。

    720 《哭鈍初》 近代·陳去病

    柳殘花謝宛三秋,雨閣云低風撼樓。
    中酒懨懨人愈病,思君故故日增愁。
    豺狼當道生何益,洛蜀紛爭死豈休。
    只恐中朝元氣盡,極天烽火掩神州。

    * 關于初初的詩詞 描寫初初的詩詞 帶有初初的詩詞 包含初初的古詩詞(267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