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初初的成語 (33個)
-
1
何必當初
- 成語拼音:
- hé bì dāng chū
- 成語解釋:
- 表示后悔過去的作為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8回:“寶玉在身后面嘆道:‘既有今日,何必當初。’”
-
2
如夢初覺
- 成語拼音:
- rú mèng chū jué
- 成語解釋:
- 見“如夢初醒”。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一百回:“信陵君如夢初覺,再拜稱謝。”
-
3
似夢初覺
- 成語拼音:
- sì mèng chū jué
- 成語解釋:
- 像剛從夢中醒來。比喻過去一直糊涂,剛剛明白過來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54回:“三藏聞言,如醉方醒,似夢初覺,樂以忘憂,稱謝不盡。”
-
4
新硎初試
- 成語拼音:
- xīn xíng chū shì
- 成語解釋:
- 形容很鋒利。多比喻經過長期準備或訓練后剛上任做某事;初露鋒芒。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痛史》:“這五百和尚,都是俠禪親自教出來的,操練了幾年,今日新硎初試,勇氣百倍。”
-
5
初出茅廬
- 成語拼音:
- chū chū máo lú
- 成語解釋:
- 茅廬:草屋。原意指諸葛亮感念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接受邀請;就任軍師;首戰用計火燒博望坡;大敗曹兵;立下了戰功。后比喻剛進入社會或工作崗位;缺乏經驗。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笑談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
-
6
初度之辰
- 成語拼音:
- chū dù zhī chén
- 成語解釋:
- 初度:初生之時;辰:日子。指生日
- 成語出處:
- 戰國·楚·屈原《離騷》:“皇攬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
7
初露鋒芒
- 成語拼音:
- chū lù fēng máng
- 成語解釋:
- 鋒芒:刀劍的刃口和尖端;多比喻事物的尖利部分;引申為人的棱角和銳氣。比喻剛開始顯露出自己的力量或才能。
- 成語出處:
- 《人民日報》1984.2.25:“舒同的墨海生涯從他十四歲在鄉間初露鋒芒時算起,已有六十五個年頭了。”
-
8
初露頭角
- 成語拼音:
- chū lù tóu jiǎo
- 成語解釋:
- 比喻剛剛顯示出能力或才干
- 成語出處:
- 周得京《花城洛陽賞牡丹》:“相傳洛陽牡丹在隋前還是默默無聞的,到唐朝初露頭角。”
-
9
初試鋒芒
- 成語拼音:
- chū shì fēng máng
- 成語解釋:
- 見“初露鋒芒”。
- 成語出處:
- 魏巍《前進吧,祖國》:“他正支著腮微笑著,聽參謀報告無座力炮初試鋒芒的戰果。”
-
10
初生之犢不懼虎
- 成語拼音:
- 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jù hǔ
- 成語解釋:
- 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干,無所畏懼。
- 成語出處:
- 《三國演義》第七四回:“俗云:‘初生之犢不懼虎。’父親縱然斬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托也。”
* 關于初初的成語 形容初初的成語 描述初初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