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州聞出刺,謠美有江民。正面傳天旨,懸心禱岳神。尺書先假路,紅旆旋燒塵。郡顯山川別,衙開將吏新。
山與磯名從地志,姑兼郎號出江民。世間稱謂無真實,聞說雙祠自有神。
緩轡西風,嘆三宿、遲遲行客。桑梓外,鋤耰漸入,柳坊花陌。雙闕遠騰龍鳳影,九門空鎖鴛鸞翼。更無人擫笛傍宮墻,苔花碧。
典故抒懷
當薛侯之初令也,珰而虎者,張甚。郡邑之良,泣而就逮。侯少年甫任事,人皆為侯危。侯笑曰:“不然。
送別贊頌寫人序文
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古文觀止
平楚皆膏壤,成湯忽旱年。人知圣慮切,恩遣使臣宣。乙犯饑荒后,長沙富庶全。紀年四十載,斗米二三錢。
飛云渡口西風急,津吏停橈刺船立。始陽公子方垂髫,掩抑依依向余泣。為言阿父守南康,雙旌五馬爛生光。寧知廉吏反成罪,諸孤藐爾身凄涼。
出童公,入童公,一嶺二水分西東。前山萬竹入新路,新路蒼海通方蓬。
我來盛山郡,從公歲及朞。公之字鰥寡,乳保于嬰兒。公去再改歲,所去尤見思。至今盛山民,敬奉盧公祠。
景泰五年甲戌歲,正當南畝耕耘際。忽然驟水漲江湖,洶涌浩漫良可畏。更堪滂沛雨兼旬,大岸小塍俱決潰。田家男婦奔救忙,力竭氣窮無術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