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過苕水,公疾臥漳濱。底處書傳雁,如聞藥有神。作詩應更老,比舊想增貧。坐與江山隔,何緣杖履頻。
諸子皆文士,仍傳驥絕群。連床思聽雨,拄笏漫看云。病有交游念,書無歲月勤。扁舟問歸路,應見老參軍。
一生已分阻長饑,輕薄羞隨造化兒。遠寄微言作君壽,無鹽何敢突西施。
舊來人物數諸劉,公更詩名蓋幾州。新貴只今多故舊,先生寧久滯反丘。
曾因下府識元龍,深覬歸途得款從。顧我殊非黃叔度,多君不愧郭林宗。
少陵衣缽在涪翁,傳述東萊得正宗。聞道曾經親授記,不求印可誰更從。
清時二浙湖山主,合在公家不屬人。求去非貪鏡湖賜,歸來便作許由鄰。喜聞吾黨有高退,頓使幽居忘賤貧。想見詩題硬黃紙,更無夢到軟紅塵。
水云痛飲玉光詩,勝踐那容俗子知。此樂只今寧夢見,臨風空爾費懷思。蘇門長嘯誰能和,赤壁成功顧已遲。當日唱酬誰復與,皆云驥子好男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