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況公的詩詞(1055首)

    81 《讀潁公清風庥》 宋·司馬光

    一言華袞足為榮,況吒文編久愈明。
    鄒湛不逢羊叔子,世間何處復知名。

    82 《西溪公宴二首》 宋·司馬光

    謝守愛山水,軍城況不賒。
    魚驚避落葉,鳥倦立浮查。
    古柏依崗遠,垂楊帶岸斜。
    秋風吹急管,一曲度荷花。

    83 《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韓內翰》 宋·歐陽修

    故鄉飛鳥尚啁呼,何況悲笳出塞愁。
    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遺跡為誰留。
    玉顏自古為身累,肉食何人與國謀。
    行路至今空嘆息,巖花澗草自春秋。

    84 《答呂公著見贈》 宋·歐陽修

    晉人歌蟠蟀,孔子錄於詩。
    因知圣賢心,豈不惜良時。
    行樂不及早,朱顏忽焉衰。
    馳光如騕褭,一去不可追。

    85 《太傅杜相公索聚星堂詩謹成》 宋·歐陽修

    楚肆固知難衒玉,丘門安敢輒論詩。
    藏之十襲真無用,報以雙金豈所宜。
    已恨語言多猥冗,況因杯杓正淋漓。
    愿投幾格資咍噱,欲展須於欲睡時。

    86 《登絳州富公嵩巫亭示同行者》 宋·歐陽修

    群峰擁軒檻,竹樹陰漠漠。
    公胡苦思山,規構自心作。
    惟予愛山者,初仕即京洛。
    嵩峰三十六,終日對高閣。

    87 《涇尉徐絳於其廨得魯公破碑二十六字近又於碑》 宋·梅堯臣

    顏公忠血化為碧,顏公奇筆留在石。
    十存三四復不完,完者椎模少棱壁。
    許昌斷碣稱最佳,已經田火侵鉤畫。
    今復涇山好事人,別識偶得從糞礫。

    88 《酒病自責呈馬施二公》 宋·梅堯臣

    李白死宣城,杜甫死來陽。
    二子以酒敗,千古留文章。
    我無文章留,何可事杯觴。
    況承先子戒,宜不著口嘗。
    昔聞有田竇,以此相滅亡。
    禮飲不在多,歡飲不在荒。
    二公方逢時,安得入醉鄉。

    89 《永州守王公慥寄九巖亭記云此地疑是柳子厚所》 宋·梅堯臣

    天地磨今古,賢愚為埃塵。
    草樹易變改,山川無故新。
    眷言零陵守,白發駕朱輪。
    間來問遺老,俯跡哀昔人。

    90 《哭臨川公》 明·高啟

    身用已時危,衰殘況病欺。
    竟成黃犬嘆,莫逐白鷗期。
    東閣圖書散,西園草露垂。
    無因奠江上,應負十年知。

    91 《見諸公唱和暮春詩軸次韻作九首》 宋·晁說之

    令公頭皓白,執拂妓殷紅。
    綺席千觴醉,芳塵一夕空。
    顛狂援北斗,飄蕩怨東風。
    得意傷春甚,癯儒況路窮。

    92 《戲題二章述滁州官況寄翰林舊同院》 宋·王禹偁

    要知滁上興如何,養拙偷安幸亦多。
    小郡既無衣襖使,豐年兼有袴襦歌。
    公余處處攜山屐,官醞時時泛海螺。
    病眼白頭唯醉睡,朝廷好事不聞他。

    93 《徐洪二公再和二詩余亦隨喜》 宋·劉克莊

    久愧君恩祿具臣,太倉非有粟陳陳。
    立朝到老羞營窟,避客經年少覿鄰。
    鶴夜失鳴猶給料,魚寒不食已收綸。
    小瓢如璽猶慵佩,何況金龜與玉麟。

    94 《答李公安》 宋·王令

    自古名士紛如毛,多見博帶裳衣褒。
    如其可學不可逮,三滿夫子皆儒豪。
    其文淵源尤可愛,江海駕蕩相吞滔。
    方吾少時未識愧,引領日望聲齊高。

    95 《送錢公輔赴舉》 宋·王令

    廣庭簪紱立差肩,黼坐雍容第眾賢。
    士得采衣如晝錦,人瞻歸馬若天仙。
    況提巨筆乘時出,應有高文與世傳。
    我久疏慵無壯思,聊傾病耳待江邊。

    96 《寄宇文公南》 宋·文同

    彭澤長謠便歸去,君辭曲水亦其徒。
    一官何藉五斗米,二子況皆千里駒。
    懶對俗人常答颯,厭聞時事但慮胡。
    從來綿竹多賢者,唯是楊雄識壯夫。

    97 《會亭遇資政孫公赴闕公致仕已七年時召歸將有》 宋·蔡襄

    志節雖落落,不能無謗毀。
    壯年自雄豪,末路遽顛委。
    眾口方叢嘈,即欲置之死。
    公嘗為大臣,沈冤不辯理。

    98 《南都思杜祁公》 宋·蔡襄

    祁公清德老,在昔相先帝。
    青云吐論高,白璧持身銳。
    待俗無町畦,取人兼揭厲。
    甘貧安車后,直道洪鈞際。

    99 《胡戢秀才效歐陽公集古作琬琰堂》 宋·晁補之

    君不見廬陵公,往為學士修書日。
    詔畀千金訪遺逸,遺文逸字往往出。
    故都易姓幾兵火,量臀鼎腹細詰詘。
    道人岣嶁空有聞。

    100 《送張公安道南都留臺》 宋·蘇轍

    識公歲已深,従公非一日。
    仰公如重云,庇我貧賤跡。
    公歸無留意,我處念平昔。
    少年喜文字,東行始觀國。

    * 關于況公的詩詞 描寫況公的詩詞 帶有況公的詩詞 包含況公的古詩詞(105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