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養理的詩詞(281首)

    241 《和汪誠之韻》 宋·王炎

    昏昏未必晦,昭昭未必明。
    渾渾未必濁,漻漻未必清。
    吾道本自貴,國爵亦可并。
    所以魯素王,但欲比老彭。

    242 《驀山溪·凡軀四假》 元·王哲

    凡軀四假,正堪論討。
    有限是因緣,卻何不、修行早早。
    塵勞不染,則顯一家風,沒牽縈,無素絆,於已除煩惱。
    稍能悟曉。

    243 《望蓬萊·重陽子》 元·王哲

    重陽子,飲水得良因。
    洗滌塵勞澄凈至,灌澆根本甲芽伸。
    滋養氣精神。
    恬淡好,甘露味投真。
    滴滴潤開三教理,涓涓傳透四時春。
    流轉一清

    244 《恣逍遙 承杜先生傳語》 元·王哲

    識攢上身憔悴。
    難解怎生遠體。
    元固壯還養氣。
    精麥髓。
    骰潤任緣歡喜。
    誦經書,捐名利。
    圭法且休整理。
    *金鎖,窠緊閉。
    關要洗。
    須認分

    245 《惜芳時 詠紫燕》 元·王哲

    我觀紫燕泥巢壘。
    便下卵、朝朝抱子。
    雛兒喂大辭窠起。
    背父母、分飛去離。
    為人養小還如爾。
    明知得、攀緣越熾。
    爭如修取長生理。
    樂清閑

    246 《清心鏡》 元·馬鈺

    蒂苦瓜,香甘李。
    去苦就甘,自通至理。
    滅無明、混俗和光,且閑施俗禮。
    訪長安,經槐里。
    心歸物外,氣收補里。
    要無中、養就嬰兒,飲天

    247 《五月四日賀楊秘書知吉州五十韻》 宋·項安世

    自識楊夫子,于今十二年。
    甲辰來右淛,丁未向西川。
    逆旅初聞譽,摳衣亟致虔。
    未能情款款,已覺志拳拳。

    248 《三山磯答漁父歌》 宋·項安世

    我行如轆轤,西上復東下。
    觸熱泝江船,迎霜歸越舍。
    齊山至禹穴,百六十長亭。
    江頭磯上叟,嗤我太營營。

    249 《送李委章》 宋·項安世

    圣靈昔回眷,沾沐仰清徵。
    十載朝云陛,賞心惟良知。
    索居易永久,衰疾忽在斯。
    常恐鷹隼擊,微命察如絲。

    250 《送范憲東叔帥潼川四首》 宋·陳傅良

    有書但遮眼,有位亦養痾。
    養痾猶近名,遮眼已患多。
    聊復歲晏爾,柰此人遠何。
    聲光正橫空,議論如懸河。
    宜君見別輕,款曲理則那。

    251 《臨桂尉楊渭夫以詩來因次其韻兼簡同僚》 宋·陳傅良

    萬物各美惡,一室有面背。
    去來故無恒,欣厭惟所會。
    有能悟茲理,何必著幽邃。
    后圃并山麓,修竹積空翠。

    252 《以道學諭鳳口有感詩寫物記事備極詞情不容繼》 宋·張镃

    人間盛衰理甚明,勢去有如湯沃冰。
    聽言一事足嘆惋,恐君亦復傷中情。
    行都赫奕名王第,列屋珠璣多秀慧。
    主翁五十二本兵,寵冠諸家當盛世。

    253 《贈道士張易》 宋·張镃

    道人生長清淮西,地荒戰血孤鬼啼。
    飽知濁世一朝菌,擺落羈馽全天倪。
    穿霞踏月半區宇,山水名勝隨攀躋。
    我來欣逢大條左,握手便許論刀圭。

    254 《分韻送王非之官山險得再字》 宋·劉宰

    達官須親民,未竟法應再。
    昔君治姑孰,報政甫初載。
    桃李春正華,風木養不待。
    至今田里間,往往誦遺愛。

    255 《謹所之贈王氏子》 宋·陳淳

    我贈王氏子,作此謹所之。
    之子何所喜,喜有近道資。
    妙齡正弱冠,立志已不卑。
    與之語則解,知弗流俗隨。

    256 《生日又二首》 宋·方回

    豈料生逾七十年,孩提脫死瘴鄉煙。
    未能湯餅觴朋友,只合爐香拜祖先。
    養性有書知道理,奪胎無藥學神仙。
    天都峰下舊茅屋,消得嚴灘十日船。

    257 《送家自昭慈湖山長》 宋·方回

    我身即此庵,要識一個自。
    自心為庵主,太陽了不二。
    太陽本常明,天半隔以地。
    朝紅正晝白,暮夜黃黑異。

    258 《五月二十八日塘頭小集呈同游劉元煇楊復之》 宋·方回

    山中五日寒,霖雨久不止。
    稍稍云意開,骎骎日色美。
    駕言出東城,道傍玩流水。
    胸次積滯悶,一見似可洗。

    259 《贈魯至道》 宋·方回

    種薰不生蕕,種蕕不生薰。
    人力異培植,草木各有根。
    或不然此說,宜以變化論。
    蛟魚無頭角,作龍行寸雨云。

    260 《趙氏鄮山書院詩》 宋·方回

    國學在國,鄉校在鄉。
    在遂曰序,在黨曰庠。
    虞夏殷周,厥制彌詳。
    家亦有塾,以修以藏。

    * 關于養理的詩詞 描寫養理的詩詞 帶有養理的詩詞 包含養理的古詩詞(28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