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典校的詩詞(40首)

    1 《常樂里閑居偶題十六韻兼寄劉十五公輿王十…時為校書郎》 唐·白居易

    帝都名利場,雞鳴無安居。
    獨有懶慢者,日高頭未梳。
    工拙性不同,進退跡遂殊。
    幸逢太平代,天子好文儒。

    2 《和李校書雨中自秘省見訪知早入朝便入集賢不遇詩》 唐·王起

    臺庭才子來款扉,典校初從天祿歸。
    已慚陋巷回玉趾,仍聞細雨沾彩衣。
    詰朝始趨鳳闕去,此日遂愁雞黍違。

    送別抒懷孤寂

    3 《送長孫將軍拜歙州之任》 唐·獨孤及

    臨難敢橫行,遭時取盛名。
    五兵常典校,四十又專城。
    浪逐樓船破,風從虎竹生。
    島夷今可料,系頸有長纓。

    4 《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 唐·元稹

    我病方吟越,君行已過湖。
    去應緣直道,哭不為窮途。
    亞竹寒驚牖,空堂夜向隅。
    暗魂思背燭,危夢怯乘桴。

    5 《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 唐·白居易

    憶在貞元歲,初登典校司。
    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
    肺腑都無隔,形骸兩不羈。
    疏狂屬年少,閑散為官卑。

    6 《送直閣杜君章守齊》 宋·晁補之

    杜公文史不讀律,平反世稱徐有功。
    官為列卿位亦顯,皋陶事與禮樂同。
    書生骫骳笑法令,弦歌不媿陵陂中。
    眾賢和豫治乃舉,但愿主圣朝廷公。

    7 《次韻四叔父寄賀二叔父少監入館并見寄詩》 宋·晁補之

    瑯邪太守魯儒英,典校還高劉更生。
    已似諸荀并才子,復如群竇占詩名。
    尚吟河水憐孤侄,應與鄉人痛伯兄。
    老鶴長鳴近天漢,可容叢灌和驪庚。

    8 《送沈校書吳中搜書》 唐·儲光羲

    郊外亭皋遠,野中岐路分。
    苑門臨渭水,山翠雜春云。
    秦閣多遺典,吳臺訪闕文。
    君王思校理,莫滯清江濆。

    春天花草

    9 《送韋校書佐靈州幕》 唐·朱慶馀

    共知行處樂,猶惜此時分。
    職已為書記,官曾校典墳。
    寒城初落葉,高戍遠生云。
    邊事何須問,深謀只在君。

    10 《預麟趾殿校書和劉儀同詩》 南北朝·庾信

    止戈興禮樂。
    修文盛典謨。
    壁開金石篆。
    河浮云霧圖。

    * 關于典校的詩詞 描寫典校的詩詞 帶有典校的詩詞 包含典校的古詩詞(4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