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其源的詩詞(555首)

    61 《贈已訥二老軒》 宋·鄭清之

    吾聞墨者徒,設教本兼愛。
    釋伽弘其源,方識宇宙大,河沙與寶塔,平待了無礙。
    夫何佛法衰,涉晉唐五代。

    62 《經武康小山法瑤師舊居》 宋·釋智圓

    至道不可狀,至理杳無名。
    萬彙喪其源,出沒何營營。
    忽焉生法瑤,研慮還淳精。
    立言宗能仁,百也馳休聲。
    我來訪舊居,景物如有情。
    閑庭慘樹色,空山咽猿鳴。
    斯人今也亡,孤棹尋歸程。

    63 《四月旦大雨晝夜不止者兩日微水一夕暴漲》 宋·張嵲

    山木綠陰暗,駭云當晝繁。
    驚風乍掩冉,積雨連荒村。
    映岫若銀竹,瀉澗如翻盆。
    懸霤遂及旦,暗空還至昏。

    64 《寄宋嗣宗》 宋·晁公溯

    蜀江自嶓冢,流惡及丘原。
    寧止數斗泥,乃有千丈渾。
    帝選高才郎,遠來乘輶軒。
    凄然在川上,會思澄其源

    65 《自堂詩為張億作》 宋·郭印

    大道絕群倫,古今無匹配。
    張子涉其源,超然意冥會。
    宴坐一堂空,乾坤皆破碎。
    八荒自神游,萬法非我對。

    66 《行之金部既獲奉祠之請歸赴大阮之約詩以高之》 宋·李處權

    阮籍頗推咸,謝安已舉玄。
    盛事如昨日,風流想當年。
    嶷嶷次對公,人物藝且賢。
    文忠命世豪,植本浚其源

    67 《讀韓非子》 宋·釋文珦

    非本韓國諸公子,胡乃人形心蝮{尷監換蟲}。
    身既入秦而媚秦,肆無忌憚浮商李。
    狂言著書三十篇,讀者能無污脣齒。
    且言仁義不足用,唯有嚴刑堪致治。

    68 《戒奢》 宋·釋文珦

    羲農至舜禹,所尚惟樸素。
    迨及三代衰,君臣皆不度。
    其源既已開,展轉若涂附。
    秦漢距陳隋,相沿少知悟。

    69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靜沉沉,明蕩蕩,雪滿十方,云迷四向。
    一色影里是誰坐著功勛,百尺竿頭阿你變通伎倆。
    恁麼時須辨幾微,恁麼處須明的當。

    70 《潘少白前歲惠予零陵石一片方不及盡而文理巧》 宋·舒岳祥

    白云際天隅,峰峰爭秀出。
    浩浩水石灘,歸鳥時滅沒。
    我欲茅三間,巢此重疊峰。
    我欲舟一葉,釣此蒼茫中。

    71 《建業懷古》 宋·宋無

    離居迫馳道,晨往內西門。
    屏營無顧間,偶逢路人言。
    昔有六代宮,今為百姓園。
    阿閣馀故基,憎城但頹埂。

    72 《八哀詩·故秘書少監武功蘇公源明》 唐·杜甫

    武功少也孤,徒步客徐兗。
    讀書東岳中,十載考墳典。
    時下萊蕪郭,忍饑浮云巘.負米晚為身,每食臉必泫。
    夜字照爇薪,垢衣生碧蘚。

    73 《望岳三首·其二》 唐·杜甫

    西岳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
    安得仙人九節杖,拄到玉女洗頭盆。
    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
    稍待秋風涼冷后,高尋白帝問真源。

    寫山詠物

    74 《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湜時為陸渾尉)》 唐·韓愈

    皇甫補官古賁渾,時當玄冬澤乾源。
    山狂谷很相吐吞,風怒不休何軒軒。
    擺磨出火以自燔,有聲夜中驚莫原。

    75 《酬楊司業巨源見寄》 唐·劉禹錫

    辟雍流水近靈臺,中有詩篇絕世才。
    渤海歸人將集去,梨園弟子請詞來。
    瓊枝未識魂空斷,寶匣初臨手自開。
    莫道專城管云雨,其如心似不然灰。

    76 《宿清源寺》 唐·白居易

    往謫潯陽去,夜憩輞溪曲。
    今為錢塘行,重經茲寺宿。
    爾來幾何歲,溪草二八綠。
    不見舊房僧,蒼然新樹木。
    虛空走日月,世界遷陵谷。
    我生寄其間,孰能逃倚伏。
    隨緣又南去,好住東廊竹。

    77 《水調歌頭(客有言存心者,未得其序,因賦)》 宋·汪莘

    欲覓存心法,當自盡心求。
    此心盡處,豁地知性與天侔。
    行盡武陵溪路,忽見桃源洞口,漁子舍漁舟。
    輸與逃秦侶,絕境幾春秋。

    78 《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那 通:哪)

    古詩三百首初中古詩寫景讀書哲理

    79 《桃花源記》 魏晉·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復前行,欲窮其林。

    初中文言文古文觀止生活理想

    80 《田園樂七首·其三》 唐·王維

    采菱渡頭風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

    田園生活

    * 關于其源的詩詞 描寫其源的詩詞 帶有其源的詩詞 包含其源的古詩詞(55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