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全家的詩詞(1107首)

    161 《送錢規判官歸蜀覲遂之岳陽》 宋·文同

    嚴風吹玉柱,有客動歸裝。
    古道轉危孤,全家行曉霜。
    休嗟游薄宦,且喜拜高堂。
    會合知何所,春江泛楚艎。

    162 《寄員文饒屯田》 宋·文同

    英英文饒江漢士,何者天教喪眸子。
    用心專一性轉明,無所不知余兩耳。
    能為樂府勝張籍,暗誦史書過杜顗。
    棄官新自荊渚歸,萬里逆風沖峽水。

    163 《赴陳留二首》 宋·陳與義

    馬上摩挲眼,出門光景新。
    雅鳴半陂雪,路轉一林春。
    舊歲有三日,全家無十人。
    平生鸚鵡盞,今夕最關身。

    164 《老柏》 宋·蘇轍

    柏根可合抱,柏身長百尺。
    我年類汝老,我心同汝直。
    我貧初無居,愛汝買此宅。
    索居懷舊友,開軒得三益。

    165 《寄贈華山致仕韓見素》 宋·魏野

    盡垂華發戀金門,獨乞懸車未五旬。
    清世一般為隱逸,碧霄兩處應星辰。
    繡衣脫下寧妨貴,錦帳眠來不稱貧。
    瀟灑易添新道氣,光陰難改舊風神。

    166 《和孫舍人重過陜下二首》 宋·魏野

    一種分符兩種榮,朱衣院吏引紅旌。
    全家首赴酂侯鎮,半路重過召伯城。
    迎步綺羅無舊態,隨軒絲竹有新聲。
    野人相見忻還愧,為愛交情似世情。

    167 《黃小著震知興元府南鄭縣》 宋·楊億

    藏室仙郎罷屬辭,暑天驅傳出京畿。
    流年兩鬢生華發,宰邑全家住翠微。
    九折坂長須叱馭,三聲猿苦莫沾衣。
    金門薦鶚知音在,不到瓜時捧詔歸。

    168 《百花臺》 宋·曾鞏

    煙波與客同樽酒,風月全家上采舟。
    莫問臺前花遠近,試看何以武陵游。

    169 《故宮使參政觀文錢公挽詞二首》 宋·韓元吉

    忠孝全家法,清修極道腴。
    雍容調庶政,談笑靖邊隅。
    許國心猶壯,安得貌不枯。
    修齡才七十,誰為隔黃壚。

    170 《題一犁春雨圖后》 宋·劉過

    阿耘無田食破硯,奉親日糴供朝飯。
    有田正恐拙把犂,何得更為圖畫看。
    汝父名汝汝當知,有田無田未可期。
    有田不耕汝懶病,無田畫田真畫餅。
    畫田之外乃畫牛,捕捉風影何時休。
    頭上安頭入詩軸,全家不應猶食粥。

    171 《和富公權送行詩韻》 宋·王之道

    叨塵四十年,靜計所得祿。
    十分才二三,清餓似饑鵠。
    中昨守義揚,一時苦窮促。
    忽聞柏臺長,表藶徹聰目。

    172 《送彥逢弟赴西興鹽場》 宋·王之道

    聞道西興去,全家共小舟。
    別離江北岸,懷抱海東頭。
    閃閃風帆遠,滔滔雪浪浮。
    苕溪在何許,應為故人留。

    173 《丙申二月別紹興諸公》 明·劉基

    勞生屬時艱,將老萃憂牴。
    風塵隘九野,何土為樂國?茲邦控吳越,名勝聞自昔。
    湖山競奇麗,物產亦充斥。
    交游尚質儉,而不事華飾。

    174 《寄臺郎張質夫》 明·劉基

    春愁忽得故人書,喜極成悲淚滿裾。
    冀野駑駘虛伯樂,魯門鐘鼓駭爰居。
    全家蕩析饑寒切,病骨支離志慮疏。
    敢以浮名誤知己,緘辭寫意愧何如。

    175 《渡江遣懷》 明·劉基

    東風吹滄江,白日照花柳。
    山川半顯晦,積雨晴未久。
    青陽好氣候,群物競苞剖。
    農夫荷鋤犁,各自登隴畝。

    176 《樟樹鎮舟中作》 明·楊基

    儂是吳淞釣魚叟,全家生長吳江口。
    遲鈍長飛眾鳥先,迂疏每落諸人后。
    城中父老少相知,鄉里兒童亦見欺。
    幾上細抄《高士傳》,壁間大篆《考槃》詩。

    177 《和微之游湖春夏秋冬四絕》 宋·韓維

    花邊鷺立紅云里,林下人行翠幄中。
    炎暑吾今知所避,全家移入廣寒宮。

    178 《送忠玉提刑還朝》 宋·韓維

    十五年前相遇地,白頭還喜一樽同。
    從容笑貌忘君老,款密情期似乃翁。
    別席俯迎籬菊秀,全家看盡渚蓮紅。
    臨分不用言為贈,奕世忠臣祖風。

    179 《依韻和答晉粹洪君然都官三益見寄》 宋·強至

    別乘文章晚更奇,全家才業繼前徽。
    閨中蔡琰詩無敵,膝下劉歆筆有譏。
    歸意我慚彭澤柳,清腸君愛首陽薇。
    案頭簿領真流俗,獨喜吟懷與世違。

    180 《送知府余少卿》 宋·強至

    朝野清風五十年,更留政績與民傳。
    全家只飲東陽水,自古無如太守賢。
    手把耕犁農業勸,足投庠校士風遷。
    弗容惠愛終三載,倍使罷窮戀二天。

    * 關于全家的詩詞 描寫全家的詩詞 帶有全家的詩詞 包含全家的古詩詞(110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