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全處的詩詞(901首)
681
《寄季元集》 宋·吳芾
劍池有逸人,過我談我理。
自謂出囂塵,知足更知止。
高標拂煙云,雅志在山水。
既作陶淵明,且慕赤松子。
682
《挽席夫人二首》 宋·吳芾
猗歟陶母世稱賢,生子還持輔佐權。
政府舊曾迎象服,成都重見擁戎旃。
佳城閉處千車集,華屋生來五福全。
終始衰榮今已矣,空余陳跡載青編。
684
《許總卿見和再用韻》 宋·王之望
四紀才名庵世務,七年符節坤維住。
褒功屢有璽書來,趨詔尚遲軺傳赴。
男兒功多投老遂,烈士心豈隨年暮。
松杉頂禿始干云,駿駔齒長方識路。
685
《秋懷次黃仲甄韻》 宋·李流謙
畏日全無客到門,一溪閒與白鷗分。
繞樓山色時時見,抱葉蟬聲處處聞。
戰罷碁枰無宿恨,夢回茗碗有殊勛。
力田尚可持門戶,我欲歸耕谷口云。
688
《游虎丘次仲甄韻》 宋·李流謙
逢山到處為遲留,行到東南第幾州。
終古香燈憑像教,可人軒戶稱山丘。
苔封鐵色千尋壁,日麗云章百尺樓。
腳底全吳何足小,待將八極恣浮游。
692
《和尚善韻》 宋·李洪
出郭尋幽興自長,叢林梅子未全黃。
問禪欲契風幡話,宴坐聊參知見香。
觸念未通成擊橛,安心無法是還鄉。
卻憐石岊送迎處,潮落潮生有底忙。
694
《次韻十詩·讀香山詩》 宋·樓鑰
詩到香山不計篇,想逢佳處輒欣然。
明知無子可傳業,每遇為文自入編。
舉世慕名多諷誦,惟公著句得純全。
胸中相似詩方似,一等不為名利牽。
695
《嵩岳圖》 宋·樓鑰
先世前蹤不可追,君從何處得全碑。
上橫嵩岳三千丈,下列齊公廿四詩。
室號揖仙懷舊書,庵名面壁認遺基。
青氈真是我家物,欲以瓊瑤厚報之。
699
《送萬耕道帥瓊管》 宋·樓鑰
黎山千仞摩蒼穹,顓顓獨在大海中。
自從漢武置兩郡,黎人始與南州通。
歷歷更革不勝計,唐設五筦如容邕。
皇朝聲教久漸被,事體全有中華風。
* 關于全處的詩詞 描寫全處的詩詞 帶有全處的詩詞 包含全處的古詩詞(90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