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入目的詩詞(1175首)

    861 《李侯新齋植松竹聊為雜言》 宋·張舜民

    嘗聞君子居,一日顧必葺。
    李侯作新齋,制度皆自給。
    軒楹如肺腑,豁達可出入。
    取竹渭水湄,移松隴山隰。

    862 《不飲》 宋·葛立方

    蒲團藜杖屋三間,世故真成觸與蠻。
    但有云山供送目,沈無尊酒亦開顏。
    吳宮雪佇鶴翎散,歷社風荷象鼻彎。
    老子何曾持入夢,百年鼎鼎鬢毛班。

    863 《鄭仲南五梅圖》 宋·韓元吉

    江南酒美樽不空,十年醉倒梅花中。
    經行所見略可譜,一一秀骨含仙風。
    不將向華污真色,亦有醉臉勻春紅。
    重英千葉兩何好,玉立但喜肌微豐。

    864 《梵隆大師乞詩隆能琴阮為鼓數行》 宋·韓元吉

    扁舟望涵山,一塔白云里。
    東西互迎送,目盡三十里。
    下有布金園,軒窗面流水。
    上人富愿力,物物盡經始。

    865 《陸務觀寄著色山水屏》 宋·韓元吉

    我居面山俯潺湲,憑軒臥牖皆見山。
    山光影入懷袖,秀色爽氣非人寰。
    故人憐我新結屋,猶恐看山未能足。
    丹青寫作何許圖,不礙閉門聊縱目。

    866 《西湖會同年和巫子先韻》 宋·黃公度

    一鹯獨立鳥群空,寂寞誰憐漢閣雄。
    雁塔他年曾接武,烏臺今日自生風。
    平湖入座搖寒碧,返照催人墮晚紅。
    目斷禁城驄馬客,何時譚笑一尊同。

    867 《昔游詩》 宋·姜夔

    昔游衡山上,未曉入幽谷。
    欲識所坐輿,橫版掛兩竹。
    狀如秋千垂,高下不傾覆。
    登山九千丈,中道多佛屋。

    868 《昔游詩 其十一》 宋·姜夔

    昔游衡山上,未曉入幽谷。
    欲識所坐輿,橫版掛兩竹。
    狀如秋千垂,高下不傾覆。
    登山九千丈,中道多佛屋。

    869 《泊雷公步涉豫章境江流淼漫煙村夾岸景色橫出》 宋·李呂

    我昔閱畫圖,酷暑江天景。
    是行不作難,巨艦寄萍梗。
    柁樓一放目,合付詩管領。
    煙雨山出沒,浦溆林逾靜。

    870 《贈上官法師》 宋·李呂

    法官道家流,修奉有年所。
    靈驗感人多。
    時賢贈詩句。
    一日來訪予,三揖進賓廡。

    871 《題宋德器致爽軒》 宋·李呂

    將軍嘯咤風雷生,一諾之寵千金輕。
    仰頭看山默不應,此段王郎真絕人。
    人言爽氣定何物,面目儼然君不識。
    非氛非祲非煙云,可以意了難口說。

    872 《游青玉峽》 宋·李呂

    雙劍插銀潢,飛下作驚瀑。
    奔流兩山間,峽石峙青玉。
    大聲殷其雷,余響亂琴筑。
    澄泓神龍居,穢濁不敢觸。

    873 《湖學別蘇召叟》 宋·劉過

    失學老無成,寧不心自慊。
    子聊生吾后,逸俟眼未見。
    委身入罏錘,顧此金百煉。
    有如頑鈍質,豈可便磨劃。

    874 《潭溪十詠·懷新亭》 宋·劉子翚

    茅檐入竹低,曠野時寓目。
    寂寂農家春,新秧滿田綠。
    何時稻登場,秋山響蓬樸。

    875 《劉道祖江程萬丘順甫講易孟子拾其意為二十韻》 宋·劉子翚

    吾初讀七篇,未領躍如義。
    晚而窺大易,稍解寂然意。
    乃知平放著,的的目前事。
    盡心則無余,窮神忽超詣。

    876 《杭州雜詩和林石田》 宋·汪元量

    天目絲絲雨,江頭翦翦風。
    鼓鞞千艇合,刁斗萬家同。
    金馬憐焦土,銅駝壓草叢。
    杞天愁欲墮,黑入太陰中。

    877 《蘇臺懷古》 宋·汪元量

    靈巖寺古樹森羅,滿目興亡落逝波。
    越相舟中西子去,楚王宮里北人過。
    歌臺日暖游麋鹿,禁苑風高走駱駝。
    卻羨老僧無一事,自攜瓶錫入煙蘿。

    878 《東平官舍》 宋·汪元量

    曉鞭驛馬入東州,瘦骨稜嶒怯素秋。
    天地不仁人去國,江山如待客登樓。
    市沽魯酒難為醉,座咽胡笳易得愁。
    日暮憑闌窮目力,一行征雁塞邊頭。

    879 《草地寒甚氈帳中讀杜詩》 宋·汪元量

    少年讀杜詩,頗厭其枯槁。
    斯時熟讀之,始知句句好。
    書生挾蠹魚,流行萬里道。
    朱顏日以衰,玄發日已老。

    880 《酬潘縣尉》 宋·王之道

    堯明文采燦星宿,子全道義高金玉。
    傷哉二子不可見,墓上悲風號拱木。
    逢君論在友話偶及,令我吞聲為渠哭。
    因渠感君不我鄙,遠寄錦囊詩一軸。

    * 關于入目的詩詞 描寫入目的詩詞 帶有入目的詩詞 包含入目的古詩詞(117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