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入目的詩詞(1175首)
843
《寓居二首其二東樓》 宋·蘇轍
月從海上涌金盆,直入東樓照病身。
久已無心問南北,時能閉目待儀麟。
颶風不作三農喜,舶客初來百物新。
歸去有時無定在,漫隨俚俗共欣欣。
844
《真興寺閣》 宋·蘇轍
秦川不為廣,南山不為高。
嵯峨真興閣,杰立陵風飚。
危檻俯翔鳥,跳檐落飛猱。
上有傲世人,身衣白鶴毛。
845
《盧鴻草堂圖》 宋·蘇轍
昔為大室游,盧巖在東麓。
直上登封壇,一夜繭生足。
徑歸不復往,巒壑空在目。
安知有十志,舒卷不盈幅。
846
《盧鴻草堂圖》 宋·蘇轍
昔為太室游,盧巖在東麓。
直上登封壇,上夜繭生足。
徑歸不復往,巒壑空在目。
安知有十志,舒卷不盈幅。
847
《東軒長老二絕〈并序〉》 宋·蘇轍
始余于官舍營東軒,彭城曹君煥子文,自浮光訪余于高安,道過黃岡,家兄子瞻以詩送之曰:“君到高安幾日回,一時抖藪舊塵埃。
贈君一籠牢收取,盛取東軒長老來。
”君過廬山,見圓通知慎禪師,出詩示之。
師嘗與余通書,見之欣然。
849
《盆池白蓮》 宋·蘇轍
白蓮生淤泥,清濁不相干。
道人無室家,心跡兩蕭然。
我住西湖濱,蒲蓮若云屯。
幽居常閉戶,時聽游人言。
850
《潁川城東野老》 宋·蘇轍
我歸潁川無故人,城東野老須如銀。
少年椎埋起黃塵,晚歲折節依仙真。
走如麏鹿人莫親,呼來上堂飲清樽。
踞床閉目略頻伸,指我黃河出昆侖。
852
《新作南門》 宋·蘇轍
于公決獄多陰功,自知有子當三公,高作里門車馬通。
定國精明有父風,飲酒一石耳目聰。
853
《上元》 宋·曾鞏
金鞍馳騁屬兒曹,夜半喧闐意氣豪。
明月滿街流水遠,華燈入望眾星高。
風吹玉漏穿花急,人近朱闌送目勞。
自笑低心逐年少,只尋前事撚霜毛。
854
《麻姑山送南城尉羅君》 宋·曾鞏
麻姑之路摩青天,蒼苔白石松風寒。
峭壁直上無攀援,懸磴十步九屈盤。
上有錦繡百頃之平田,山中遺人耕紫煙。
又有白玉萬仞之飛泉,噴崖直瀉蛟龍淵。
855
《送鄭州邵資政》 宋·曾鞏
江夏無雙譽,菑川第一才。
笑談成黼藻,咳唾落瓊瑰。
紫氣鋒铓露,青冥羽翼開。
雋游追暮府,高步集蓬萊。
856
《代書寄趙宏》 宋·曾鞏
憶承昨歲致書召,遂入江城同一笑。
羸奴小馬君所借,出犯朝寒鞅頻掉。
從來萬事固已拙,況乃病敦顏不少。
去隨眾后已自枉,更苦世情非可料。
857
《路中對月》 宋·曾鞏
山川困游人,而不斷歸夢。
其余惟日月,朝夕南北共。
日光驅人身,擾擾逐群動。
鄉思須暫忘,世事哪止重。
858
《南源莊》 宋·曾鞏
床上不廢看青山,門前便踏南澗路。
繞墻頓失車馬喧,岸幘日得滄洲趣。
嘗嗟秋蓬轉,未有茅屋據。
對此耳目新,始覺精爽聚。
860
《京師觀音院新堂》 宋·曾鞏
九衢言語亂入耳,三市塵沙瞇人目。
猿狙未慣裹章綬,魚鳥寧忘慕溪谷。
恨無棲宿在清曠,欲弄潺湲愈煩燠。
道人誰氏斥佳境,決漢披霄敞華屋。
* 關于入目的詩詞 描寫入目的詩詞 帶有入目的詩詞 包含入目的古詩詞(117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