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先後的詩詞(332首)

    101 《卜算子·薄宦各東西》 宋·黃公度

    薄宦各東西,往事隨風雨。
    先自離歌不忍聞,又何況、春將暮。
    愁共落花多,人逐征鴻去。
    君向瀟湘我向秦,後會知何處。

    102 《滿江紅·宦海浮沉》 未知·王炎2

    宦海浮沉,名與字、不能彰徹。
    青云上、諸公袞袞,難登狹劣。
    結綬彈冠成底事,解頤折角皆虛說。
    待黃粱、夢覺始歸來,非明哲。

    103 《沁園春·家在柳塘》 宋·汪莘

    家在柳塘,榜掛方壺,圖掛黃山。
    覺仙峰六六,滿堂峭峻,仙溪六六,繞屋潺湲。
    行到水窮,坐看云起,只在吾廬尋丈間。
    非人世,但鶴飛深谷,猿嘯高巖。

    104 《水調歌頭·秋色正瀟灑》 宋·程節齋

    秋色正瀟灑,佳氣夜充閭。
    人傳好語,君家門左正垂弧。
    畢萬從來有後,釋氏果然抱送,丹穴鳳生雛。
    未作湯餅客,先寫弄獐書。

    105 《晦日游大理韋卿城南別業四聲依次用各六韻》 唐·王維

    (冊4卷125頁1245d)
    與世澹無事。
    自然江海人。
    側聞塵外游。

    106 《同廬拾遺過韋(一作章·非)給事東山別業二》 唐·王維

    首春休沐維已陪游及乎是行亦預聞命會無車馬不果斯諾
    (冊4卷125頁1246c)
    托身侍云陛。
    昧旦(一作早)趨華軒。

    107 《蘇幕遮·暑籠晴》 宋·蘇軾

    暑籠晴,風解慍。
    雨後馀清,暗襲衣裾潤。
    一局選仙逃暑困。
    笑指尊前、誰向青霄近。
    整金盆,輪玉筍。
    鳳駕鸞車,誰敢爭先進。
    重五休言升最緊。
    縱有碧油,到了輸堂印。

    108 《正月九日,有美堂飲,醉歸徑睡,五鼓方醒,》 宋·蘇軾

    眾人事紛擾,志士獨悄悄。
    何意琵琶弦,常遭腰鼓鬧。
    三杯忘萬慮,醒後還皎皎。
    有如轆轤索,已脫重縈繞。

    109 《詛楚文》 宋·蘇軾

    崢嶸開元寺,仿佛祈年觀。
    舊筑掃成空,古碑埋不爛。
    詛書雖可讀,字法嗟久換。
    詞云秦嗣王,敢使祝用瓚。

    110 《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開元寺山茶舊無花》 宋·蘇軾

    長明燈下石欄干,長共松杉守歲寒。
    葉厚有棱犀甲健,花深少態鶴頭丹。
    久陪方丈曼陀雨,羞對先生苜蓿盤。
    雪里盛開知有意,明年開後更誰看。

    111 《和陶飲酒二十首》 宋·蘇軾

    蓋公偶談道,齊相獨識真。
    頹然不事事,客至先飲醇。
    當時劉項罷,四海瘡痍新。
    三杯洗戰國,一斗消強秦。

    112 《次韻周邠寄《雁蕩山圖》二首》 宋·蘇軾

    西湖三載與君同,馬入塵埃鶴入籠。
    東海獨來看出日,石橋先去踏長虹。
    遙知別後添華發,時向樽前說病翁。
    所恨蜀山君未見,他年攜手醉郫筒。

    113 《《虔州八境圖》八首》 宋·蘇軾

    使君那暇日參禪,一望叢林一悵然。
    成佛莫教靈運後,著鞭從使祖生先。

    114 《和陶歸去來兮辭》 宋·蘇軾

    歸去來兮,吾方南遷安得歸。
    臥江海之澒洞,吊鼓角之凄悲。
    跡泥蟠而愈深,時電往而莫追。
    懷西南之歸路,夢良是而覺非。

    115 《顏樂亭詩》 宋·蘇軾

    天生蒸民,為之鼻口。
    美者可嚼,芬者可嗅。
    美必有惡,芬必有臭。
    我無天游,六鑿交斗。

    116 《和陶詠二疏》 宋·蘇軾

    二疏事漢時,跡寓心已去。
    許侯何足道,寧識此高趣。
    可憐魏丞相,免冠謝陋舉。
    中興多名臣,有道獨兩傅。

    117 《北歸度嶺寄子由》 宋·蘇軾

    青松盈尺間香梅,盡是先生去後栽。
    應笑來時無一物,手攜拄杖卻空回。

    118 《贈劉司戶蕡》 唐·李商隱

    江風揚浪動云根,重碇危檣白日昏。
    已斷燕鴻初起勢,更驚騷客後歸魂。
    漢廷急詔誰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萬里相逢歡復泣,鳳巢西隔九重門。

    119 《揚雄二首》 宋·王安石

    子云游天祿,華藻銳初學。
    覃思晚有得,晦顯無適莫。
    寥寥鄒魯後,於此歸先覺。
    豈嘗知符府,何苦自投閣。

    120 《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 宋·王安石

    誰謂九華遠,吾身未嘗檐。
    唱篇每起予,予口安能箝。
    憶在秋浦北,空江上新蟾。
    光潔寫一鏡,回環兩堤奩。

    * 關于先後的詩詞 描寫先後的詩詞 帶有先後的詩詞 包含先後的古詩詞(33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