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儒身的詩詞(525首)
363
《胡為乎行贈丘公美》 宋·李廌
吁嗟憧憧之民兮,何終身不靈耶。
不能揮毫縻青天耀白日,胡為乎布衣韋帶事讀書。
不能坐窮廬運籌算,胡為乎騎馬試劍輕其軀。
項籍恥作百夫勇,禹行舜趣猶賤儒。
364
《送霍子侔還都》 宋·李廌
真人造區夏,民瘼傒以蘇。
戎衣振不格,力舉覆地盂。
桓桓神武威,自信人未孚。
當年群嘯聚,劍立猶稱孤。
366
《出汴過淮有作》 宋·李彌遜
十年猶愧飽侏儒,卻到淮山識舊途。
一櫂輕於堂上芥,此身閑似不中鳧。
受風帆影隨南北,弄日云容自有無。
不用乘桴泛滄海,半生全欲老江湖。
367
《長夜吟》 宋·曹勛
舜枯槁,堯瘠癯,益稷播藝耕鋤,神禹勤瘁勞體膚。
子孫放廢等庸奴,一身辛苦逾匹夫。
孔子稱大圣,顏子稱大儒。
368
《持節回呈王樞》 宋·曹勛
去時炎歊極蒸郁,塵滿籃輿困搖兀。
歸時大嶺雪已飛,易水清漳醒病骨。
三月不親君子儒,一笑且脫蕭何律。
身輕頃刻渡長淮,殊喜眼前無俗物。
370
《呂丞相生日》 宋·吳芾
日躔析木當良月,辰象煌煌森羅列。
勿驚昴宿下天來,果向明時作人杰。
巍巍德望冠簪纓,魯國真儒獨擅名。
五百年來世希有,端為社稷萬人生。
371
《挽林紹伊二首》 宋·吳芾
三朝褒舊德,一代仰名儒。
晚歲持荷橐,頻年剖竹符。
共期調鼎鼐,豈謂老江湖。
身后知無憾,傳家有鳳雛。
372
《挽應偉節尊人》 宋·吳芾
歸來閭里問高年,此日惟公五福全。
三世儒科身及見,四經鄉飲眾推先。
安時不恨青衫晚,適意還欣彩服鮮。
終始哀榮無可憾,想應含笑入黃泉。
374
《湖山遣興》 宋·吳芾
我在小西湖,浩渺仍清曠。
大旱未嘗枯,久雨亦不漲。
灌溉數千頃,無欠亦無長。
中有十里荷,花開密相傍。
375
《挽陳兗仲》 宋·吳芾
慷慨平群盜,能為眾所難。
身雖淹武弁,志不負儒冠。
義概千鈞重,心田萬頃寬。
故山方適意,清夢忽驚殘。
377
《挽鹿國強二首》 宋·吳芾
仕宦吾鄉少,咸尊魯一儒。
名雖登上第,身不到亨衢。
耆舊今垂盡,游從孰與俱。
百年如夢幻,回首但驚呼。
378
《再和》 宋·王之望
年將六秩諸衰具,漏盡鐘鳴行不住。
一身許國銖兩輕,萬里攜家斗升赴。
五羊大夫習勞苦,三鱣先生嗟晚暮。
分為一世數奇人,踏遍九州多半路。
379
《錢史開府奉祠歸四明》 宋·李洪
袞繡貂蟬侍太清,致身將相極儒生。
三槐正位巖瞻峻,兩鎮交兵節制榮。
晝錦蚤傳留鑒水,召棠重喜蔽龍城。
愿將閭里新謠詠,長和滔滔西峽聲。
380
《松皮香鼎》 宋·李洪
南山長鬣五大夫,峨冠織翠華襟裾。
老藏山澤骨相臞,捐軀鼎鼐計不疏。
偶向寒窗伴腐儒,坦腹聳身止坐隅。
鼻觀如與芝蘭俱,非煙非霧時有無。
* 關于儒身的詩詞 描寫儒身的詩詞 帶有儒身的詩詞 包含儒身的古詩詞(52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