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僧侶的詩詞(110首)

    21 《與道侶同于水陸寺會宿》 唐·子蘭

    論道窮心少有朋,此時清話昔年曾。
    柿凋紅葉鋪寒井,鵠墜霜毛著定僧。
    風遞遠聲秋澗水,竹穿深色夜房燈。
    出門盡是勞生者,只此長閑幾個能。

    22 《懷白閣道侶》 唐·貫休

    寒思白閣層,石屋兩三僧。
    斜雪掃不盡,饑猿喚得應。
    香然一字火,磬過數潭冰。
    終必相尋去,孤懷久不勝。

    23 《送僧入幽州》 唐·貫休

    高士高無敵,騰騰話入燕。
    無人知爾意,向我道非禪。
    栗徑穿蕃冢,狼聲隔遠煙。
    槃山多道侶,應未有歸年。

    24 《送僧游五臺》 唐·貫休

    羨師游五頂,乞食值年豐。
    去去誰為侶,棲棲力已充。
    濁河高岸拆,衰草古城空。
    必到華嚴寺,憑師問辨公。

    唐詩三百首思鄉地名

    25 《贈儒僧空谷二首》 宋·江立信

    當今天子尊儒宿,何事幽人在空谷。
    子衿不復戀黌宮,禪衲惟其老巖屋。
    菜根脫粟供其餮,野鶴孤猿為之侶。
    衣冠當代多英賢,羽翮皆欲摩蒼天。

    26 《贈僧道光》 宋·李廉訪

    蒙泉崇福僧道光,只有詩腸無酒腸。
    野鶴性情猿伴侶,嘯吟風月獨昂藏。

    27 《送僧歸護國寺》 宋·章得象

    京塵拂盡一囊輕,歸思飄然入杳冥。
    五兩風高飛榜急,八重山秀倚天青。
    供花林鳥窺禪熟,聞呪潭龍起蟄醒。
    他日可容攀社侶,籃與終待叩松扃。

    28 《贈吉山寺僧漫爾自述》 明·殷邁

    迢遙吉山隈,林端見喬木。
    齊梁有古寺,紺宇構巖麓。
    朝梵發孤煙,暮禪響幽瀑。
    淥水帶長川,青蕪暗平陸。

    29 《偕友人過城南僧舍》 明·殷邁

    江湖嬴得自由身,杖履閑過鹿苑頻。
    白首更親童稚侶,青山偏戀薄能人。
    花宮云氣香林滿,草徑藤蘿石澗新。
    凡慮歇來真樂見,無人識得子淵貧。

    30 《贈別華頂老僧》 明·圓復

    老宿清無侶,名山住有年。
    須留三寸雪,衲掛半窗煙。
    破屋眠秋雨,孤鐺煮夜泉。
    相逢笑相別,紅葉滿霜天。

    31 《題大年關路逢僧圖》 宋·晁說之

    關深羇思滿,風斷綠陰單。
    一遇空門侶,那知行路難。

    32 《為湖州趙村凈妙庵主僧賦》 宋·衛宗武

    自披五戒如來佛,十年面壁坐天目。
    歸來滿袖唯白云,徒得聲名喧世俗。
    碧玉嶙剛煙霧堆,鑿開混沌加架突兀。
    不鞭而來爭獻助,斬木指囷人不惜。

    33 《勝果僧舍與葉養源論武侯出處作數韻》 宋·孫應時

    隆中躬耕歸,抱膝詠梁父。
    誰稱此臥龍,名字震東土。
    平生惟老龐,忘言各心許。
    相從亦何為,誓不入州府。

    34 《元夕夜與戎琳殊三老僧對棋琳請作詩賦之》 宋·王洋

    白布衫韝時節新,嬌鬟豐口綺羅春。
    滿城菡萏官同樂,午夜簫歌社降神。
    繼書尋棋三凈侶,聞燈堅坐一閑身。
    不須強學行春客,兒女多應不要人。

    35 《尋香山湛上人》 唐·孟浩然

    朝游訪名山,山遠在空翠。
    氛氳亙百里,日入行始至。
    杖策尋故人,解鞭暫停騎。
    石門殊豁險,篁徑轉森邃。

    36 《青龍招提歸一上人遠游吳楚別詩》 唐·岑參

    久交應真侶,最嘆青龍僧。
    棄官向二年,削發歸一乘。
    了然瑩心身,潔念樂空寂。
    名香泛窗戶,幽磬清曉夕。

    37 《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 唐·錢起

    傾酒向漣漪,乘流東去時。
    寸心同尺璧,投此報馮夷。
    江曲全縈楚,云飛半自秦。
    峴山回首望,如別故關人。

    38 《登棲霞寺(一作奉和李益游棲巖寺)》 唐·常袞

    林香雨氣新,山寺綠無塵。
    遂結云外侶,共游天上春。
    鶴鳴金閣麗,僧語竹房鄰。
    待月水流急,惜花風起頻。
    何方非壞境,此地有歸人。
    回首空門外,皤然一幻身。

    39 《哭靈一上人》 唐·嚴維

    一公何不住,空有遠公名。
    共說岑山路,今時不可行。
    舊房松更老,新塔草初生。
    經論傳緇侶,文章遍墨卿。
    禪林枝干折,法宇棟梁傾。
    誰復修僧史,應知傳已成。

    40 《同崔峒補闕慈恩寺避暑》 唐·盧綸

    寺涼高樹合,臥石綠陰中。
    伴鶴慚仙侶,依僧學老翁。
    魚沉荷葉露,鳥散竹林風。
    始悟塵居者,應將火宅同。

    * 關于僧侶的詩詞 描寫僧侶的詩詞 帶有僧侶的詩詞 包含僧侶的古詩詞(11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