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偏國的詩詞(390首)
241
《題曾光表山水圖》 明·羅玘
我恨不如江頭人,茅屋四壁旁無鄰。
茅穿雨漏歲一縛,松葉為蓋沙為茵。
大兒五更催解纜,去時冥冥天尚暗。
老妻走出呼小兒,大兒小兒下幽磡。
242
《海上歲朝》 明·王逢年
海國春初轉,還開臘社筵。
世情回舊歷,衰病入新年。
往事雞聲盡,閑愁柳色偏。
從茲復朝暮,蘇晉浪逃禪。
243
《海上歲朝作》 明·王逢年
落魄平生誤計然,春歸無恙杖藜邊。
梅花雪塢留殘臘,澤國砧聲帶舊年。
滄海魚麗空戰艦,烏衣燕子過烽煙。
五陵冠佩追趨日,野老如持漢節偏。
246
《感懷呈子魚吳參軍》 明·尹國馨
麻衣偏拂路歧塵,鬢改顏衰曉鏡新。
上國好花愁里艷,故園芳樹夢中春。
扁舟煙月思浮海,匹馬關河倦問津。
七載干戈嘆離別,綠楊鶯語太傷神。
249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251
《石鼓》 宋·蘇軾
冬十二月歲辛丑,我初従政見魯叟。
舊聞石鼓今見之,文字郁律蛟蛇走。
細觀初以指畫肚,欲讀嗟如箝在口。
韓公好古生已遲,我今況又百年后。
252
《次韻水官詩》 宋·蘇軾
高人豈學畫,用筆乃其天。
譬如善游人,一一能操船。
閻子本縫掖,疇昔慕云淵。
丹青偶為戲,染指初嘗黿。
254
《中隱堂詩(SS〗并敘)》 宋·蘇軾
岐山宰王君紳,其祖故蜀人也,避亂來長安,而遂家焉。
其居第園有名長安城中,號中隱堂者是也。
予之長安,王君以書戒其子弟邀予游,且乞詩甚勤,因為作此五篇。
去蜀初逃難,游秦遂不歸。
255
《京師哭任遵圣》 宋·蘇軾
十年不還鄉,兒女日夜長。
豈惟催老大,漸復成凋喪。
每聞耆舊亡,涕泫聲輒放。
老任況奇逸,先子推輩行。
256
《中隱堂詩》 宋·蘇軾
翠石如鸚鵡,何年別海堧。
貢隨南使遠,載壓渭舟偏。
已伴喬松老,那知故國遷。
金人解辭漢,汝獨不潸然?
257
《慶老堂》 宋·王安石
板輿去國宦三年,華屋歸來地一偏。
種竹常疑出冬筍,開池故合涌寒泉。
身閑楚老猶能戲,道勝鄒人不更遷。
嗟我強顏無所及,想君為樂更焦然。
259
《破陣子·菩薩叢中惠眼》 宋·辛棄疾
菩薩叢中惠眼,碩人詩里娥眉。
天上人間真福相,畫就描成好靨兒。
行時嬌更遲。
勸酒偏他最劣,笑時猶有些癡。
更著十年君看取,兩國夫人更是誰。
殷勤秋水詞。
* 關于偏國的詩詞 描寫偏國的詩詞 帶有偏國的詩詞 包含偏國的古詩詞(39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