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假借的詩詞(129首)

    21 《包與直題太乙真人圖》 明·劉基

    太乙真人龐眉須,不知所持何代書。
    既不學昴星,降精下輔隆準公。
    又不學傅說,請帝通夢寐左右。
    商王陳范謨,眇然一葉蓮花荂。

    22 《和司徒侍中同賞梨花》 宋·強至

    映花急把玉交杯,鳳掃殘香已幾堆。
    酷愛豈惟公假借,慣曾御苑見花來。

    23 《潘德久永嘉佳士也聞其能詩久矣而不我過仆一》 宋·姜特立

    聞名渴見面,未合長相思。
    紛紛數來人,誰契此心期。
    識公恨不早,委刺方嫌遲。
    正欲我輩人,共此一段奇。

    24 《婁忠簡公挽詞》 宋·樓鑰

    共政三年久,蜚英四海尊。
    色詞無假借,風裁靡囂喧。
    但欲持公道,寧容啟幸門。
    經綸終未究,猶有典刑存。

    25 《屏居北郊自秋涉冬絕省人事觸緒有感吒之諷吟》 宋·程公許

    南山翠鬅鬙,四荔拱故宅。
    采衣侍三壽,教愛如夙昔。
    曉然一夢闌,無復萬里隔。
    了知恩愛縛,障我修行力。

    26 《拍手行》 宋·王柏

    五云縹緲護天關,{譽言換車}金輦寶來如山。
    上有封題三道印,多是中朝清要官。
    一膏一縷盡民命,荊箠新痕蝕舊瘢。
    東麾西節步霄漢,公私赤立生意慳。

    27 《自富池江入興國軍港留三日歸回舟捷甚摭實寫》 宋·董嗣杲

    互此未入郡,入郡由別港。
    不意好奇人,黃堂爭說項。
    說項非所私,況無適時資。
    驅馳靡所憚,重苦登覽悲。

    28 《登致爽閣觀山用種字韻同賦一首》 宋·郭印

    群峰郁崔嵬,西北天壁竦。
    短松被南岡,發立何種種。
    中間一川平,楸枰界千隴。
    晨光霽霧搴,冥色寒煙重。

    29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祖祖家傳,心心印全。
    混沌未受鑿,威音不得專。
    蕉雷文象齒之所以,桂月暈犀角之能然。
    水自竹來兮綠非假借,風從華過兮香有因緣。

    30 《緣識》 宋·宋太宗

    浮生好道勿虛忙,煉藥修行事久長。
    輕舉不由他假借,一登清境入仙鄉。

    31 《發句米奉議見示與諸公唱和北山壯觀佳篇因索》 宋·蘇頌

    欲狀江山秀,無如格律詩。
    形容天際美,假借筆端奇。
    注目臨滄近,沿流北固卑。
    不因篇詠見,絕景有誰知。

    32 《萬席仰之許酒以詩戲之》 宋·王洋

    花色芳菲酒力醲,坐中上客索千鐘。
    朱陳繾綣論前契,子婿牽聯本一宗。
    獨為棋高能假借,眾同酒伴不阿容。
    歸來醉倒終無怨,此會心知不易逢。

    33 《假節邕交道由吳溪》 唐·蔡京

    停橈橫水中,舉目孤煙外。
    借問吳溪人,誰家有山賣。

    34 《黃生借書說》 清·袁枚

    黃生允修借書。
    隨園主人授以書,而告之曰: 書非借不能讀也。
    子不聞藏書者乎?七略、四庫,天子之書,然天子讀書者有幾?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然富貴人讀書者有幾?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
    非獨書為然,天下物皆然。

    議論抒情

    35 《青玉案 餞李州判為鄞縣監病假攝政歸》 元·袁士元

    江城十月春猶小。
    問解印、何須早。
    *水長官清健了。
    爭如歸去,長汀風月,依舊平分好。
    謫仙襟度人間少。
    留借無緣意頻悄。
    近種棠陰猶草草。
    會看他日,腰金衣紫,五馬來蓬島。

    36 《出塞四首借用秦少游韻》 宋·陸游

    小丑盜中原,異事古未有。
    爾來閭左起,似是天假手。
    頭顱滿沙場,余胾飼豬狗。
    天綱本不疏,貸汝亦已久。

    37 《假山擬宛陵先生體》 宋·陸游

    疊石作小山,埋甕作小潭。
    旁為負薪徑,中開釣魚庵。
    谷聲應鐘鼓,波影倒松楠。
    借問此何許,恐是廬山南。

    38 《假山擬宛陵先生體》 宋·陸游

    疊石作小山,埋甕作小潭。
    旁為負薪徑,中開釣魚庵。
    谷聲應鐘鼓,波影倒松楠。
    借問此何許,恐是廬山南。

    39 《假山擬宛陵先生體》 宋·陸游

    疊石作小山,埋甕成小潭,旁為負薪徑,中開釣魚庵。
    谷聲應鐘鼓,波影倒松楠。
    借問此何許,恐是廬山南。

    40 《正月五日以送伴借官侍宴集英殿十口號》 宋·楊萬里

    賀老如何尾從班,真官也作借官看。
    君恩至重無真假,賜酒何曾味兩般。

    * 關于假借的詩詞 描寫假借的詩詞 帶有假借的詩詞 包含假借的古詩詞(12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