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俱閑的詩詞(423首)

    1 《題梅山云悅樓》 宋·胡宏子

    世人之所悅,多在紛華間。
    毛仙得趣處,白云滿青山。
    飛樓俯空曠,登眺長怡顏。
    跡與云俱高,心與云俱閑
    八極梅真人,乘云相往還。
    我亦懶出岫,時歸坐云關。
    清吟抱幽獨,何當共憑欄。

    2 《摸魚兒》 宋·張繼先

    甚山靈、斗奇夸巧,懸峰遙獻形似。
    倉船爐灶無封閉,零落車羅機履。
    山臨水。
    任甕杵、轆轤廄架俱閑毀。

    3 《同族侄評事黯游昌禪師山池二首》 唐·李白

    遠公愛康樂,為我開禪關。
    蕭然松石下,何異清涼山。
    花將色不染,水與心俱閑
    一坐度小劫,觀空天地間。

    唐詩三百首初中古詩詠史懷古戰爭懷才不遇

    4 《贈雙峰山和尚》 唐·周樸

    峨峨雙髻山,瀑布瀉云間。
    塵世自疑水,禪門長去關。
    茯神松不異,藏寶石俱閑
    向此師清業,如何方可攀。

    5 《螢》 唐·齊己

    透窗穿竹住還移,萬類俱閑始見伊。
    難把寸光藏暗室,自持孤影助明時。
    空庭散逐金風起,亂葉爭投玉露垂。
    后代儒生懶收拾,夜深飛過讀書帷。

    6 《眼兒媚》 宋·趙長卿

    南枝消息杳然間。
    寂寞倚雕欄。
    紫腰艷艷,青腰裊裊,風月俱閑
    佳人環佩玉瓓珊。
    作惡探花還。
    玉纖捻粟,櫻唇呵粉,愁點眉彎。

    7 《水調歌頭(春日舟行)》 宋·楊冠卿

    春漲一篙綠,江闊暮濤寒。
    龍驤萬斛飛舉,鯨飲酒杯寬。
    醉倚柁樓清嘯,目送孤鴻杳靄,景意與俱閑
    恍若馭風去,蓬島舊家山。

    8 《醉翁操(效東坡)》 宋·郭祥正

    予甥法真祥師以子瞻內相所作醉翁操見寄。
    予以為未工也,倚其聲作之,寫呈法真,知可意否。
    謝山醉吟先生書。
    冷冷潺潺。

    9 《醉翁操(效東坡)》 宋·郭祥正

    予甥法真祥師以子瞻內相所作醉翁操見寄。
    予以為未工也,倚其聲作之,寫呈法真,知可意否。
    謝山醉吟先生書。
    冷冷潺潺。

    10 《醉翁操·冷冷潺潺》 宋·郭祥正

    冷冷潺潺。
    寒泉。
    瀉云間。
    如彈。

    11 《訪子威都事不遇》 元·黃清老

    清曉抱綠綺,來就夫君彈。
    夫君久已出,野水流花間。
    石澗度微雨,秋生湖上山。
    松陰坐永日,心與云俱閑
    人事有離合,白鷗聊共還。

    12 《夢游廬山》 明·胡奎

    我有紫霞想,夢游匡廬峰。
    仙人凌絕頂,手掉金芙蓉。
    亭亭九天上,疊嶂崩騰涌波浪。
    五色云中白鹿鳴,三更海底金雞唱。

    13 《白云海》 明·瞿榮智

    白云深,白云深,白云深護山之心。
    有時隨龍去東海,倏焉永宇團秋陰。
    英英不來入我牖,直上璇霄掩箕斗。
    或貫日色流玉虹,或漏雷聲墮天狗。

    14 《二馬圖為陳明之題》 明·王弼

    壯哉陳明之,有此兩玉驄。
    一驄色作葡萄錦,一驄雪尾云為鬃。
    咄哉明之此非畫,兩胡碧眼睛相射。
    手中綠繩三尺捶,人馬意態俱閑暇。

    15 《大暑戲贈希古》 宋·張耒

    去年揮汗對淮流,寒暑那知復一周。
    土潤何妨兼伏暑,火流行看放清秋。
    鬢須總白難相笑,觀廟俱閑好并游。
    只怕樽前夸酒量,一揮百盞不言休。

    16 《用強甫蒙仲韻十首》 宋·劉克莊

    不數浮溪與止齋,網羅欲與巽巖偕。
    極知浩博窺轅固,未肯輕浮學祐涯。
    愧我孤根難樹立,誤君初草未編排。
    藏山行世俱閑事,莫把窮通累雅懷。

    17 《游張公祠二首》 宋·李曾伯

    十年重過石橋行,松下清流載濯纓。
    洞隔煙霞知地遠,壇連仙佛信天成。
    人如云意俱閑適,山帶霜容似瘦生。
    步出亭皋便歸去,它時林壑又寒盟。

    18 《閑居秋懷,寄陽翟陸贊府、封丘高少府》 唐·賈至

    今日霖雨霽,颯然高館涼。
    秋風吹二毛,烈士加慨慷。
    憶昔皇運初,眾賓俱龍驤。
    解巾佐幕府,脫劍升明堂。

    19 《酬樂天早春閑游西湖頗多野趣…亦欲粗為恬養之贈耳》 唐·元稹

    雁思欲回賓,風聲乍變新。
    各攜紅粉伎,俱伴紫垣人。
    水面波疑縠,山腰虹似巾。
    柳條黃大帶,茭葑綠文茵。

    20 《常樂里閑居偶題十六韻兼寄劉十五公輿王十…時為校書郎》 唐·白居易

    帝都名利場,雞鳴無安居。
    獨有懶慢者,日高頭未梳。
    工拙性不同,進退跡遂殊。
    幸逢太平代,天子好文儒。

    * 關于俱閑的詩詞 描寫俱閑的詩詞 帶有俱閑的詩詞 包含俱閑的古詩詞(42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