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俚曲的詩詞(23首)
1
《春社詞》 明·瞿佑
十日一風五日雨,社前拜祝神已許。
瓦盆瀲滟斟濁醪,高俎縱橫薦肥羜。
嗚嗚笛聲坎坎鼓,俚曲山歌互吞吐。
老巫狡獪神有靈,傳得神言為神舞。
祭余分肉巫自與,醉里狂言相爾汝。
小兒覓餅大兒扶,頭上神花付鄰女。
3
《柳梢青 老病客燕,真正經艱歲,口腹甚窘,》 元·許有壬
誦秦少游柳梢青樂府,依其調作俚曲以遣興。
南方適口多品,此則記予之篇嗜而多用者,可行蓋亦知味,請同賦,資一笑云窗對晴嵐。
門臨流水,坐閱歸帆。
為口勞心,雪猶燒*,霜便分柑。
10
《大圣樂》 宋·劉辰翁
音韻低黯,辭情跌宕,庶幾哀而不怨,有益于幽憂憔悴者。
然二語外率鄙俚,因依聲仿佛反之和之。
此曲少有作者,流為善歌,則或數十疊,其聲皆不可考。
今特以意高下,未必盡合本調,聊以纟予思志感云爾。
11
《沁園春》 宋·劉將孫
書避亂所見女子,末有埋冤姐姐,銜恨婆婆語,極俚。
后有螺川楊氏和二首,又自序生楊嫁羅,丙子暮春,自涪翁亭下舟行,追騎迫,間逃入山,卒不免于驅掠。
行三日,經此橋,睹無聞二詞,以為特未見其苦,乃和于壁。
復云,觀者毋謂弄筆墨非好人家兒女,此詞雖俚,諒當近情,而首及權奸誤國。
16
《和王勝之三首》 宋·蘇軾
城上湖光暖欲波,美人唱我踏春歌。
魯公賓客皆詩酒,誰是神仙張志和。
齋釀如澠漲綠波,公詩句句可弦歌。
流觴曲水無多日,更作新詩繼永和。
要知太守憐孤客,不惜陽春和俚歌。
坐睡樽前呼不應,為公雕琢損天和。
17
《玉盤盂二首(并敘)》 宋·蘇軾
東武舊俗,每歲四月大會于南禪、資福兩寺,以芍藥供佛。
而今歲最盛,凡七千余朵,皆重跗累萼,繁麗豐碩。
中有白花正圓如覆盂,其下十余葉稍大,承之如盤,姿格絕異,獨出于七千朵之上,云得之于城北蘇氏園中,周宰相莒公之別業也,而其名俚甚,乃為易之。
雜花狼藉占春余,芍藥開時掃地無。
* 關于俚曲的詩詞 描寫俚曲的詩詞 帶有俚曲的詩詞 包含俚曲的古詩詞(2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