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古至德,以遜天下聞。周公去未遠,二叔乃流言。春風棠棣萼,秋日脊令原。豈無良友生,歲晏誰急難。
農華女兒紅,芳草五孫綠。小大各盡態,低昂俱悅目,久雨脫滯著,振衣樂休沐。晴空吟思開,命簡句可屬。
百丈休牽上瀨船,一鉤歸釣縮頭鳊。園中草木春無數,只有黃楊厄閏年。(俗說黃楊歲長一寸,遇閏退三寸。)
明月本自明,無心孰為境。掛空如水鑒,寫此山河影。我觀大瀛海,巨浸與天永,九州居其間,無異蛇盤鏡。空水兩無質,相照但耿耿。
昔年望長蘆,去江逾百步。垣宇呀已缺,浮圖欹欲仆。僧徒噬肯留,日有沉溺懼。重來舒望眼,佛剎非故處。
雨施巡方罷,云從訓俗回。密途汾水衛,清蹕晉郊陪。寒著山邊盡,春當日下來。御祠玄鳥應,仙仗綠楊開。作頌音傳雅,觀文色動臺。更知西向樂,宸藻協鹽梅。
寫景抒情思鄉
上月今朝減,流傳耗磨辰。還將不事事,同醉俗中人。春來半月度,俗忌一朝閑。不酌他鄉酒,無堪對楚山。
襟帶三秦接,旂常萬乘過。陽原淑氣早,陰谷沍寒多。花縟前茅仗,霜嚴后殿戈。代云開晉嶺,江雁入汾河。北土分堯俗,南風動舜歌。一聞天樂唱,恭逐萬人和。
省俗恩將遍,巡方路稍回。寒隨汾谷盡,春逐晉郊來。云騎傳行漏,煙旄引從臺。惠風初應律,和氣正調梅。雅頌通宸詠,天文接曙臺。灞陵桃李色,應待日華開。
漂泊來千里,謳謠滿百城。漢家尊太守,魯國重諸生。俗變人難理,江傳水至清。船經危石住,路入亂山行。老得滄州趣,春傷白首情。嘗聞馬南郡,門下有康成。
寓情于景思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