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便文的詩詞(956首)
461
《挽李制干子誠》 宋·林光朝
文字紛紛更問兵,秋燈束發尚青熒。
便令三子成門戶,卻許諸孫說典型。
隔水忽傳朝露曲,行人長數夕陽亭。
河東健筆惟諸薛,梅子崗邊為勒銘。
462
《題西湖山巖二首》 宋·林票
咫尺移文喚即應,此亭便可配韓亭。
溪流橫過一灣碧,山色平分兩岸青。
落日鐘聲鳴遠樹,半空塔影倒寒汀。
云煙滿目皆親種,留與邦人作畫屏。
463
《和洪教菊》 宋·林之奇
陶令遺世情,尚余愛菊念。
菊亦有可愛,愛之苦不厭。
我觀傲霜枝,真金赴烈焰。
道韻輕園綺,孤標敵針奄。
464
《村居即事》 宋·劉雪崖
數聲雞犬自相聞,借得茅廬住水濆。
梅欲黃時常是雨,稻才青處便如云。
憂時每歡朝廷遠,學稼方知畎畝勤。
若使徵書到巖谷,北山又恐動移文。
465
《挽石子重》 宋·陸九淵
古重百里長,寄命謀托孤。
今以京秩授,糜至無賢愚。
州家督版帳,殿最視所輸。
況乃積弊久,宿負堆文符。
466
《酒有和勁》 宋·羅大經
小槽真珠太森嚴,兵廚玉友專甘醇。
兩家風味欠商略,偏剛偏柔俱可憐。
使君袖有轉物手,鸕鶿杓中平等分。
更憑石髓媒妁之,混融并作一家春。
467
《諭民》 宋·戚綸
文契多欺歲月深,便將疆界漸相侵。
官中驗出虛兼實,枷鎖鞭笞痛不禁。
468
《題圣果寺介亭詩》 宋·丘濬
金商肅肅淬龍淵,白曉揮開東北天。
天孫引下翡翠煙,層層堆列參井邊。
便於裸壤蟠危巔,城雉岧峣暗接連。
地祇欲誇融結權,蘚花斸破蟄蟲遷。
469
《偈六十九首》 宋·釋道寧
春風浩浩,春鳥喃喃。
山花開似錦,澗水湛如藍。
大圓鏡里,扣己而參,便恁麼志也太無端。
文殊去后無消息,休問前三與后三。
471
《送傅左司赴袁州》 宋·釋善珍
長安貂蟬賤如土,故家文獻余一縷。
平生粗疎不媚嫵,直語豈知犯張禹。
腰間金印太二組,我自棄置君自取。
兒時翰墨跨諸父,投老為郎方齒敘。
472
《偈公六十五首》 宋·釋咸杰
滿目紛紛呈瑞雪,填溝塞壑誰辨別。
文殊無處頓渾身,普賢失卻真妙訣。
烏鴉變作白頭鴉,鐵樹翻成銀線結。
報諸人,瞥不瞥,庭際無人立片時,便是太平底時節。
474
《偈頌二十九首》 宋·釋云
崑崙奴,著鐵袴。
打一棒,行一步。
{內婁外辶}邏真個{內婁外辶}邏,峭措非常峭措。
不惟佛法會盡,且是文章滿肚。
見渠嘗試篇詩,便有驚人底句。
如今對大眾前,不免一時剖露。
475
《賜狀元張鎮孫以下詩》 宋·宋度宗
臨軒再策豈虛文,要語詒謀敢弗遵。
昭格天心惟至敬,封培邦本在深仁。
詳延是喜見洋對,來譽知為蹇蹇臣。
始進便當思遠到,會須華國有儒珍。
476
《過古夾寨城》 宋·孫沖
宋氏英聲振,并門意氣揚。
兩雄爭裂土,百戰競圖王。
揣敵惟虞晉,躭頤已噬唐。
大河分背面,上黨扼咽吭。
477
《諭學》 宋·孫復
冥觀天地何云為,茫茫萬物爭蕃滋。
羽毛鱗介各異趣,披攘攫搏紛相隨。
人亦其間一物爾,餓食渴飲無休時。
茍非道義充其腹,何異鳥獸安須眉。
478
《泛汝聯句》 宋·孫永
平居厭城郭,具舟泛清汝。
藍光一水遠,鐵色兩巖古。
日華動中流,沙紋亂前渚。
湍鳴達公橋,草綠襄王墓。
480
《灘石八陣圖行》 宋·王剛中
我生孔明后,相望九百載。
我想孔明賢,巍然伊呂配。
奇謀勇略夸雄師,大節英風蓋當代。
木牛流馬何足言,八陣遺蹤千古在。
* 關于便文的詩詞 描寫便文的詩詞 帶有便文的詩詞 包含便文的古詩詞(95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