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佩云的詩詞(1456首)

    901 《神女廟》 宋·蘇軾

    大江従西來,上有千仞山。
    江山自環擁,恢詭富神奸。
    深淵鼉鱉橫,?去聲,?巨壑蛇龍頑。
    旌陽斬長蛟,雷雨移蒼灣。

    902 《神女廟》 宋·蘇軾

    大江從西來,上有千仞山。
    江山自環擁,恢詭富神奸。
    深淵鼉鱉橫,巨壑蛇龍頑。
    旌陽斬長蛟,雷雨移滄灣。

    903 《九日舟中望見有美堂上魯少卿飲處以詩戲之》 宋·蘇軾

    指點云間數點紅,笙歌正擁紫髯翁。
    誰知愛酒龍山客,卻在漁舟一葉中。
    西閣珠簾卷落暉,水沉煙斷佩聲微。
    遙知通德凄涼甚,擁髻無言怨未歸。

    904 《五色雀?并引?》 宋·蘇軾

    .海南有五色雀,常以兩絳者為長,進止必隨焉,俗謂之鳳凰,云久旱而見輒雨,潦則反是。
    吾卜居儋耳城南,嘗一至庭下,今日又見之進士黎子云及其弟威家。
    既去,吾舉酒祝之曰:若為吾來者,當再集也。
    已而果然,乃為賦詩。

    905 《過嶺寄子由三首?此詩第三首為子由作?》 宋·蘇軾

    七年來往我何堪,又試曹溪一勺甘。
    夢里似曾遷海外,醉中不覺到江南。
    波生濯足鳴空澗,霧繞征衣滴翠嵐。
    誰遣山雞忽驚起,半巖花雨落毿毿。

    906 《皇太妃閣五首》 宋·蘇軾

    九門掛月未催班,清禁風和玉漏閑。
    崇慶早朝銀燭下,佩環聲在五云間。

    907 《次韻張舜民自御史出倅虢州留別》 宋·蘇軾

    玉堂給札氣如云,初喜湘累復佩銀。
    樊口凄涼已陳跡,(昔與張同游武昌樊口,來詩中及之。
    )班心突兀見長身。
    (臺吏謂御史立處為班心。
    )江湖前日真成夢,鄠杜他年恐卜鄰。
    此去若容陪坐嘯,故應客主盡詩人。

    908 《次韻樂著作送酒》 宋·蘇軾

    少年多病怯杯觴,老去方知此味長。
    萬斛羈愁都似雪,一壺春酒若為湯。
    次韻樂著作天慶觀醮濁世紛紛肯下臨,夢尋飛步五云深。
    無因上到通明殿,只許微聞玉佩音。

    909 《次韻曹子方龍山真覺院瑞香花》 宋·蘇軾

    幽香結淺紫,來自孤云岑。
    骨香不自知,色淺意殊深。
    移栽青蓮宇,遂冠薝卜林。
    紉為楚臣佩,散落天女襟。

    910 《過嶺寄子由》 宋·蘇軾

    投章獻策謾多談,能雪冤忠死亦甘。
    一片丹心天日下,數行清淚嶺云南。
    光榮歸佩呈佳瑞,瘴癘幽居弄晚嵐。
    從此西風瘐梅謝,卻迎誰與馬毿毿。

    911 《龍山補亡》 宋·蘇軾

    吾聞君子,蹈常履素。
    晦明風雨,不改其度。
    平生丘壑,散發箕裾。
    墜車天全,顛沛何懼。

    912 《次韻樂著作天慶觀醮》 宋·蘇軾

    濁世紛紛肯下臨,夢尋飛步五云深。
    無因上到通明殿,只許微聞玉佩音。

    913 《介亭餞楊杰次公》 宋·蘇軾

    籃輿西出登山門,嘉與我友尋仙村。
    丹青明滅風篁嶺,環佩空響桃花源。
    前朝欲上已蠟屐,黑云白雨如傾盆。
    今晨積霧卷千里,豈畏觸熱生病根。

    914 《上清詞》 宋·蘇軾

    南山之幽,云冥冥兮。
    孰居此者?帝側之神君。
    君胡為兮山之幽,顧宮殿兮久淹留。
    又曷為一朝去此而不顧兮,悲此空山之人也。

    915 《夢中賦裙帶》 宋·蘇軾

    百疊漪漪風皺,六銖縱縱云輕。
    植立含風廣殿,微聞環佩搖聲。

    916 《破琴》 宋·蘇軾

    破琴雖未修,中有琴意足。
    誰云十三弦,音節如佩玉。
    新琴空高張,絲聲不附木。
    宛然七弦箏,動與世好逐。
    陋矣房次律,因循墮流俗。
    懸知董庭蘭,不識無弦曲。

    917 《清溪詞》 宋·蘇軾

    大江南兮九華西,泛秋浦兮亂清溪。
    水渺渺兮山無蹊,路重復兮居者迷。
    爛青紅兮粲高低,松十里兮稻千畦。
    山無人兮云朝躋,靄蒙蒙兮渰凄凄。

    918 《焦千之求惠山泉詩》 宋·蘇軾

    茲山定空中,乳水滿其腹。
    遇隙則發見,臭味實一族。
    淺深各有值,方圓隨所蓄。
    或為云洶涌,或作線斷續。

    919 《破琴詩(并引)》 宋·蘇軾

    舊說,房琯開元中嘗宰盧氏,與道士邢和璞出游,過夏口村,入廢佛寺,坐古松下。
    和璞使人鑿地,得甕中所藏婁師德與永禪師書,笑謂琯曰:“頗憶此耶?”琯因悵然,悟前生之為永師也。
    故人柳子玉寶此畫,云是唐本,宋復古所臨者。
    元祐六年三月十九日,予自杭州還朝,宿吳淞江,夢長老仲殊挾琴過予,彈之有異聲,就視,琴頗損,而有十三弦。

    920 《陪李北海宴歷下亭》 唐·杜甫

    東藩駐皂蓋,北渚臨清河。
    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
    云山已發興,玉佩仍當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蘊真愜所遇,落日將如何?
    貴賤懼物役,從公難重過!

    * 關于佩云的詩詞 描寫佩云的詩詞 帶有佩云的詩詞 包含佩云的古詩詞(145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