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作翁的詩詞(69首)

    21 《錢道人有詩云直須認取主人翁作兩絕戲之》 宋·蘇軾

    首斷故應無斷者,冰銷那復有冰知。
    主人苦苦令儂認,認主人人竟是誰。
    有主還須更有賓,不如無境自無塵。
    只従半夜安心后,失卻當前覺痛人。

    22 《老翁井?此詩當為蘇洵作?》 宋·蘇軾

    井中老翁誤年華,白沙翠石公之家。
    公來無蹤去無跡,井面團圓水生花。
    翁今與世兩何與,無事紛紛驚牧豎。
    改顏易服與世同,無使世人知有翁。

    23 《答海上翁?一作答玉師?》 宋·蘇軾

    山翁不復見新詩,疑是河南石壁曦。
    海水豈容鯨飲盡,然犀何處覓瓊枝。

    24 《舂陵山中作寫寄孔海翁》 宋·戴復古

    昨日分攜后,回頭望竹關。
    相親唯白水,所見但青山。
    云近人家遠,苔生石徑斑。
    聞鐘知有寺,又在渺茫間。

    25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宋·辛棄疾

    一水奔流疊嶂開,溪頭千步響如雷。
    扁舟費盡篙師力,咫尺平瀾上不來。

    山上風吹笙鶴聲,山前人望翠云屏。

    26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宋·辛棄疾

    一水奔流疊嶂開,谿頭千步響如雷。
    扁舟費盡篙師力,咫尺平瀾上不來。

    27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宋·辛棄疾

    山上風吹笙鶴聲,山前人望翠云屏。
    蓬萊枉覓瑤池路,不道人間有幔亭。

    28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宋·辛棄疾

    玉女峰前一櫂歌,煙鬟霧髻動清波。
    游人去后楓林夜,月滿空山可奈何。

    29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宋·辛棄疾

    見說仙人此避秦,愛隨流水一溪云。
    花開花落無尋處,仿佛吹簫月夜聞。

    30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宋·辛棄疾

    千丈攙天翠壁高,定誰狡獪插遺樵。
    神仙萬里乘風去,更度槎枒個樣橋。

    31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宋·辛棄疾

    山頭有路接無塵,欲覓王孫試問津。
    瞥向蒼崖高處見,三三兩兩看游人。

    32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宋·辛棄疾

    巨石亭亭缺齧多,縣知千古也消磨。
    人間正覓擎天柱,無奈風吹雨打何。

    33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宋·辛棄疾

    自有山來幾許年,千奇萬怪只依然。
    試從精舍先生問,定在包犧八卦前。

    34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宋·辛棄疾

    山中有客帝王師,日日吟詩坐釣磯。
    費盡煙霞供不足,幾時西伯載將歸。

    35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宋·辛棄疾

    行盡桑麻九英天,更尋佳處可留連。
    如今歸棹如掤箭,不似來時上水船。

    36 《偶讀山谷老境五十六翁之句作六十二翁吟》 宋·陸游

    三百里湖水接天,六十二翁身刺船。
    飯足便休慵念祿,丹成不服怕登仙。
    胸中浩浩了無物,世上紛紛徒可憐。
    但有青錢沽白酒,猶堪醉倒落梅前。

    37 《子聿欲暫歸山陰見乃翁作惡遂不行贈以此詩》 宋·陸游

    鐘鳴豈復夜行時,文字相娛賴此兒。
    欲去復留知汝孝,未言先泣嘆吾衰。
    兩篇易象能忘老,百畝山畬可免饑。
    但報家僮多釀酒,一欄紅藥是歸期。

    38 《奉圣淳山主年八十有四放翁為作真贊》 宋·陸游

    兩住名山一老禪,目光如電照人天。
    行藏不用占蓍草,卦氣全來二十年。

    39 《山中小雨得宇文使君簡問嘗見張僊翁乎戲作一》 宋·陸游

    張僊挾彈知何往,清嘯穿林但可聞。
    拾得鐵丸無處用,為君打散四山云。

    40 《濟翁弟贈白團扇子一面,作百竹圖有詩和以謝》 宋·楊萬里

    月波初上涌寒金,桂樹風來細有音。
    特地此君偏作惱,為儂隔卻半輪陰。

    * 關于作翁的詩詞 描寫作翁的詩詞 帶有作翁的詩詞 包含作翁的古詩詞(6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