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住地的詩詞(800首)

    641 《二十八日同臨湘尉曹呂益卿登岳陽樓》 宋·趙蕃

    地已兼旬住,樓孤百尺登。
    誰與同我適,政爾待君曾。
    韓杜愁來讀,西南樂得朋。
    仲春新雨霽,山遠水波興。

    642 《寄審知并屬彥博三首》 宋·趙蕃

    地迥林逃斫,湖深水易平。
    鄰多為圃住,門有趁虛行。
    游釣昔愛此,林廬曾屬情。
    誰歟二畝乞,已矣一枝營。

    643 《對菊有作》 宋·趙蕃

    草木均是體,顧有幸不幸。
    故侯住瓜田,四皓臥芝嶺。
    譬如佳山川,何地乏幽屏。
    居然說終少,籍甚談箕潁。

    644 《子進游懷玉山度必有詩未辱寄來作詩索之》 宋·趙蕃

    秋日清且美,于游也固宜。
    迨今冬已仲,墐戶惟其時。
    若人興公家,嗜好夙有詩。
    幾譚巖壑間,塵落不自知。

    645 《八月十二日發潮》 宋·趙蕃

    來猶念衾裯,去已謝絺綌。
    浮生幾寒暑,大半是役役。
    長安冠蓋地,難著山林客。
    雖云住連月,歸夢無廢夕。

    646 《寄孫子進昆仲》 宋·趙蕃

    霜風入枯葦,客枕那能安。
    起尋短燈檠,捐書復慷看。
    緬思平生游,平陸多奔湍。
    懷哉豈無人,荊吳路漫漫。

    647 《虎長老修雙峰》 宋·葉適

    九州大麓標山經,早與天地同垂名。
    雁蕩初傳晚唐世,掩抑眾岳夸神靈。
    豈非龍伯所播遷,海水枯竭久乃成。
    窮皺石怪呈萬巧,宛取物似羅千形。

    648 《趙振文在城北廂兩月無日不游馬塍作歌美之請》 宋·葉適

    馬塍東西花百里,錦云繡霧參差起。
    長安大車喧廣陌,問以馬塍云未識。
    酴醾縛籬金沙墻,薜荔樓閣山茶房。
    高花何啻千金直,著價不到宜深藏。

    649 《對月與念六弟談化作》 宋·汪莘

    新月長眉清,娟娟照茅舍。
    坐有我弟俱,因得窮造化。
    初嘆此個月,涵浙復涵灞。
    終憶此個月,古夜復今夜。

    650 《群玉堂即事》 宋·汪莘

    蓬萊道山到者稀,忽隨飚駕同來歸。
    天橫閬野望不盡,地絕瀛海如無依。
    初得松門入蕭瑟,漸繞苔徑穿芳菲。
    奇花異卉不可識,但覺春是人間非。

    651 《梧竹亭》 宋·汪莘

    人家有園種花柳,君家有園種梧竹。
    花柳只引蜂蝶來,梧竹能招鸞鳳宿。
    昨君飲我池上亭,亭邊梧竹深冥冥。
    鎪風鏤月已足玩,滴雪灑雪尤堪聽。

    652 《山河嘆送劉左史歸簡州》 宋·魏了翁

    山河兩戒南北分,天地一氣華戎鈞。
    譬諸指搐非害事,往往西體為不信。
    惟今愧虜相噬吞,人言雪恥茲其辰。
    盍驅卞莊刺刺虎,又嗾廬{捉去扌加犭}擒狡{皴去皮加兔}。

    653 《送鄭侍郎四川制置分韻得蓋字》 宋·魏了翁

    恭惟皇上心,納納天同大。
    明命輟禁游,往撫蜀雕瘵。
    蜀山在何許,斜陽點鴉背。
    家住扶桑東復東,卻望斜陽鐵山外。

    654 《湖北提刑林寺丞赴召以書索詩》 宋·魏了翁

    鏦金伐鼓催行丹,攔街祖帳云如稠。
    祥刑使者入奏事,詔書趣發不可留。
    居人爭門挽衣住,行人十步九回雇。
    公言為汝五年留,便是數旬終一去。

    655 《題薛景石瓜廬》 宋·徐照

    何地有瓜廬,平湖四畝余。
    自鋤畦上草,不放手中書。
    人遠來求字,童閑去釣魚。
    山民山上住,卻羨水邊居。

    656 《題趙明叔新居》 宋·徐照

    社壇側近地圖寬,所作園池亦在間。
    十萬人家城里住,少聞人有對門山。

    657 《贈從善上人》 宋·徐照

    骨氣清冷無片塵,即應僧可是前身。
    詩因緣解堪呈佛,棋與禪通可悟人。
    掃地就涼松日少,煮茶消困石泉新。
    不能來住城中寺,去買青山約我鄰。

    658 《步虛蕊珠七言》 宋·程公許

    玄蓋之天高崒嵂,自滿天眼支一脈。
    嶙剛四面森翠壁,中有瑤柱倚天立。
    窈窈郁郁仙者宅,涵云蓄霧九鎖隔。
    石扉誰遣玉{上竹下氐}擘,通行豈虞虎豹搤。

    659 《熙老拉泰叔同伴山行由馬溪寺攀躋險絕歷龍洞》 宋·程公許

    夫攜羅漢洞前去,誰信上強天地寬。
    澗水翻成千偈快,嶺云肯放一塵干。
    倚巖庵好無僧住,積石潭深照影寒。
    歸對雙峰看月吐,薇花浴露色如丹。

    660 《云門寺詩》 宋·蘇泂

    重岡落日思依依,地老天荒閱盛衰。
    萬古煙蘿千古寺,唐朝詩句晉朝碑。
    鶴貪清氣隨僧住,松引寒聲助客悲。
    十載重來衫鬢改,筍輿回路獨移時。

    * 關于住地的詩詞 描寫住地的詩詞 帶有住地的詩詞 包含住地的古詩詞(80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