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住地的詩詞(800首)
622
《游峨眉》 宋·馮時行
向來一紀登臨意,白發頹齡才一至。
阮哭窮途真可笑,孔小天下或如是。
平生歷覽廓無礙,方稱老懷疏不緻。
安能卻妝住云霄,更不婆娑下平地。
623
《燈下讀山谷詩》 宋·曹勛
天下無雙雙井黃,遺編猶作舊時香。
百年人物今安在,千載功名紙半張。
使我詩篇如許好,關人身事亦何嘗。
地爐火暖燈花喜,且只移家住醉鄉。
624
《臨安久雨》 宋·曹勛
初夏連朝雨,土人云入梅。
但聞檐溜密,不見曉光開。
衣潤疑沾汗,階空任長苔。
地車無住著,只擬上層臺。
625
《用前韻贈岸老》 宋·曹勛
年來學稼似樊遲,惟有農功每不醨。
事與本心雖自適,病隨老境豈相遺。
我方枕簟和云住,公正風幡撇地時。
林下相逢笑相領,一枝筇竹水云姿。
627
《題能仁照庵紹亨所建》 宋·胡寅
福州多僧天下聞,緇衣在處如云屯。
何人能了上大事,齋魚粥鼓徒紛紛。
云中復表第二月,何異污渠鑒毛發。
不獨詩人水鏡昏,定知佛祖龕燈滅。
629
《再和》 宋·王之望
珠璣百斛何人付,公有詩筒來不住。
出塵秀句若霞摛,走筆豪篇逾響赴。
吟字一字不知老,朝作千篇猶未暮。
秋天鴻鵠翥浮云,平地驊騮驅熟路。
630
《劉侍郎見和再用韻》 宋·王之望
大方廣佛三身具,境號華嚴普賢住,三千凈土毛孔吞,百億化身塵剎赴。
底事眉山跡偏顯,端由象法時將暮。
三乘不起正信心,一線頓開方便路。
631
《題覺庵》 宋·李流謙
疾痛呻呼癢搔抑,人言是覺豈真覺。
問君非痛非癢時,覺何所之了不識。
要知真覺無不覺,如日出海照萬國。
雖然亦莫如是解,政恐雙睛翳金屑。
632
《游安樂道院》 宋·李流謙
美璞出叢阜,徑寸藏尺水。
堂堂大導師,鐘靈此其地。
荒坑名老君,故老說遺事。
仙佛勢不敵,北面昔所試。
634
《潘提屬拱翠樓》 宋·姜特立
拱翠千峰列髻鬟,危樓百尺破天慳。
九霄星斗朱欄外,萬井人家綠樹間。
水勢大江橫北固,地形小魯望東山。
何當補被從君住,借我時時豁醉顏。
635
《題戚仲騾綱圖》 宋·李洪
北風吹雪飛千山,雪深山徑難往還。
長林喬木斂秀色,層崖疊嶂雕蒼顏。
山腹癡云結寒潤,山巔去天不盈寸。
溪湍巖瀑爭喧豗,獸蹄鳥跡皆逃遁。
636
《前行路難馮公嶺作》 宋·李洪
君不見馮公之嶺摩蒼天,危梁峻坂相屬聯。
樵夫跬步不得上,仰視懸石勢欲顛。
下有飛泉瀉鳴瀑,舂撞嵓竇匯山麓。
飛流濺沫冰雪寒,蘿蔦荒林猿狖伏。
637
《送隨公》 宋·李洪
蓮社談經閱幾年,住山活計盡隨緣。
銜花百鳥未忘物,露地白牛誰著鞭。
得計深居餐老柏,勿疑古潤與寒泉。
他時要伴蕓庵隱,竿木逢場不離禪。
638
《林和叔侍郎龜潭莊》 宋·樓鑰
頃年曾記游花谿,宗樞潭府谿之湄。
徘徊其上嘆秀爽,宜有英才瑞明時。
巖巖林公天與奇,勁氣不為金石移。
少以六義鳴上庠,游宦所至英聲馳。
* 關于住地的詩詞 描寫住地的詩詞 帶有住地的詩詞 包含住地的古詩詞(8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