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冠一奇士,教我漱華池。茅檐夕堅坐,見月柳間低。水蟲時一出,細浪作鱗差。流觀起百慮,內視失群疑。
平生惟親舊,相得懷抱敞。寧知老田里,三徑得還往。結廬在人境,此意陶令賞。但話北窗涼,何必羲皇上。
筑臺危可瞰坰牧,朝來小雨猶十上。雖無峻嶺有修竹,不減山陰同放浪。青門正爾堪邵平,云中何必須魏尚。小池更廣勿近墻,畏與濁渠同滉漾。
田里馮生寧屑去,湖海陳卿時肯來。詩書好在家四壁,蒲柳蓊然城一隈。騎上下山益疏矣,鯈從容出何樂哉。市橋十步即塵土,晚雨蕭蕭殊未回。
好學先鄉黨,登科復妙年。誰為耆舊傳,最處縉紳先。淪謝今亡矣,風流孰繼焉。魂歸食里社,世世仰仁賢。
之人雖蚤病,對客每清言。不信疾為累,要稱學有原。籧篨視名器,果蓏指乾坤。長短何須問,傳家已抱孫。
晚歲官仍困,終身恥自言。廉明漢循吏,仁愛鄭公孫。赤縣朝稱理,衡山德共尊。遠人應罷市,處處有遺恩。
仲氏氣無前,為文思涌泉。飄然落筆地,時出疾邪篇。杶干要經雪,驊騮行著鞭。凄涼悲故客,不及見華顛。
作吏余家法,臨民有古風。政推平易外,人在典型中。道擬莊生合,年幾沖武同。清時記耆舊,揮淚楚江東。
宦達雖無意,安榮自一門。剖符看令子,曳綬及諸孫。盛德清難繼,高風俗為敦。葬東駢百兩,歸臥九華根。
楚尾還重九,荒園菊半花。因君向姑孰,使我墜烏紗。更度千秋嶺,休尋萬里沙。壯年豪氣在,途路莫興嗟。
牛渚青山路,衰遲舊往來。西風動黃葉,朔雪記寒梅。戍鼓邊城近,樓船猛士催。然犀不用照,拔劍憶澹臺。
弓冶傳家學,才名觀國賓。譚經至白首,投老漫青綸。北去曾乘險,南歸益自珍。要知超悟處,縹帙有離塵。
丘壑性所樂,詩書老自娛。譚惟聽兩部,貧不種千奴。歲月柯間蟻,功名水上鳧。平生五車讀,留得付諸孤。
有子皆麟鳳,承家賴一夔。朝班通籍日,綸誥錫封時。堂上蘭羞罷,人間風樹悲。生榮死不朽,猶恨未期頤。
往者更聲律,公兮獨老成。馀波及猶子,作賦得虛名。瘴海三年別,靈巖一夢驚。歸來訪遺跡,心折涕縱橫。
誰憐甲子混泥涂,老鈍何能展壯圖。方恨此行垂橐去,辱君贈句當駢珠。
丹楓攝攝掛晨霜,笑指匡廬路許長。且喜眼中無逐臭,自然心地發清香。
君才端可用於時,努力行將徹主知。出處到頭皆分定,相期於道不須離。
怪得青腰稍霽威,卻應緹室報飛灰。搖風柳帶緣冰重,破凍溪流與岸回。群盜傳聞湖外去,愁云準擬歲前開。玉盤絲菜仿蕭索,賴有詩筒日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