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伯封的詩詞(15首)

    1 《八月十八夜月有懷伯封》 宋·李洪

    秋半青要未降霜,溪邊獨對露華涼。
    風清月白興不淺,斗轉參橫夜未央。
    每望庾塵頻障扇,莫逢伊笛據胡床。
    揚暉千里誰同賞,心折刀頭快理航。

    2 《移竹詩伯封垂和且聞兄弟皆欲作因用元韻奉寄》 宋·李洪

    海甸尋盟肯遽寒,叵嗔久未豎檣竿。
    張儀尚有口中舌,貢禹未彈頭上冠。
    處處句奇有神護,行行墨妙似龍盤。
    阿連知有驚人語,鶴膝因君舉似看。

    3 《移竹詩伯封垂和且聞兄弟皆欲作因用元韻奉寄》 宋·李洪

    密密修篁入檻寒,君來移取出檐竿。
    結根久近幽人屋,解籜宜為壯士冠。
    曾共馬蘭同請客,不憂苜蓿但堆盤。
    從今莫羨蕭郎畫,風月良宵仔細看。

    4 伯封書中敘去歲七夕之樂因寄》 宋·李洪

    去年此夜對芳樽,今日棲棲嘆失群。
    茅屋只馀燈伴我,酒爐應有月尋君。
    愁將從事青州去,風共禪師白足分。
    料想紫梅溪上客,也應回首一看云。

    5 伯封同游霅上事畢遽索別次韻》 宋·李洪

    同來我復似鄒游,新詠君應勝杜秋。
    已飫蒸葫汝南饌,盍為粗糲浣花留。
    殘樽且醉菖蒲酒,去棹聊停杜若洲。
    不厭村居能少駐,蘭香萬斛頓銷愁。

    6 《次韻子都兄寄伯封論書》 宋·李洪

    絕藝當如郢匠斤,家雞野鶩漫分群。
    山陰妙法羲傳獻,江左名聲薄繼欣。
    競作墨豬無健骨,誰知筆髓貴豐筋。
    斯言舉似秦谿后,三折君須子細分。

    7 《莫春過吳松垂虹用聞人伯封韻》 宋·李洪

    具區吳松同一水,季鷹英靈呼不起。
    波平風靜落日明,一碧青銅三萬里。
    幻成水墨思范寬,點綴臥虹排雕欄。
    曜晻楓林帶煙雨,白鶴飛去何時還。

    8 《李四勸為尉氏尉,李七勉為開封尉(惟伯與仲有令譽)》 唐·錢起

    美政惟兄弟,時人數俊賢。
    皇枝雙玉樹,吏道二梅仙。
    自理堯唐俗,唯將禮讓傳。
    采蘭花萼聚,就日雁行聯。
    黃綬俄三載,青云未九遷。
    廟堂為宰制,幾日試龍泉。

    9 《宜城放琴客歌(柳渾封宜城縣伯)》 唐·顧況

    佳人玉立生此方,家住邯鄲不是倡。
    頭髻pE鬌手爪長,善撫琴瑟有文章。
    新妍籠裙云母光,朱弦綠水喧洞房。

    10 《元和元年蒙恩封成紀縣伯時室中封安喜縣君…聊申賀贈》 唐·權德輿

    啟土封成紀,宜家縣安喜。
    同欣井賦開,共受閨門祉。
    珩璜聯采組,琴瑟諧宮徵。
    更待懸車時,與君歡暮齒。

    11 《恩封渭南伯唐詩人趙嘏為渭南尉當時謂之趙渭》 宋·陸游

    老向人間久倦游,君恩乞與渭川秋。
    虛名定作陳驚坐,好句真慚趙倚樓。
    棧豆十年沾病馬,煙波萬里著浮鷗。
    就封他日輕裘去,應過三峰處處留。

    12 《蒙恩封渭南縣伯因刻渭南伯印》 宋·陸游

    旋著朝衫拜九天,榮光夜半屬星躔。
    渭南且作詩人伴,敢望移封向酒泉。

    13 《黎伯英解元贈予一大缶封泥如法初謂酒也至乃》 宋·鄭剛中

    有客渡西山,泉源出山足。
    初勺愛其甘,既享不能獨。
    汲取得陶罌,置滿彭亨腹。
    攜持若抱甕,前致且勤祝。

    14 《曲江值歐陽伯起舟行至封川二首》 宋·曾豐

    清望醉翁族,俊聲童子科。
    三千新奏牘,百二舊山河。
    孰是披沙者,其如抱璞何。
    世終無棄劍,越砥可重磨。

    15 《曲江值歐陽伯起舟行至封川二首》 宋·曾豐

    華發吾衰矣,妙齡君浩然。
    追隨多計日,笑語兩忘年。
    功業無它遜,文章收自專。
    浯溪崖石上,準擬效拳拳。

    * 關于伯封的詩詞 描寫伯封的詩詞 帶有伯封的詩詞 包含伯封的古詩詞(1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