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傳問的詩詞(1440首)
701
《謝恩詩》 宋·張鎮孫
當寧宵衣務得賢,草茅保足副詳延。
天人要語垂清問,仁敬陳言上奏篇。
愧乏謀猷裨乙覽,忽驚姓字首臚傳。
乾坤大德知難地,誓秉孤忠鐵石堅。
702
《和御賜詩》 宋·張鎮孫
圣主游心六藝文,先皇成憲自常遵。
天人親屈九重問,嶺海同歸一視仁。
已忝臚傳魁眾俊,復叨燕銜逮微臣。
終身祗佩丁寧訓,遠到功名愿自珍。
703
《獄中附家二首》 宋·趙良坦
一著南冠二載余,安危不必問何如。
精金百鏈鋼還銳,勁竹三冬節不枯。
對月欲同鵑帶血,臨風會有雁傳書。
瓦杯冷落孤燈里,幾度吞聲只自吁。
705
《自黃山還途中作》 宋·鄭起
屈指還京十日程,每逢歇處問村名。
春沙脈脈溪初漲,夜雨垂垂曉又晴。
山下有人傳虎出,店中炊飯見牛鳴。
天涯行客無寧日,不及田家業在耕。
706
《送杜靖國知連州》 宋·鄭俠
杜氏世德光無前,聲華行實相輝鮮。
蕢之職也在刀匕,親舉罰爵平公筵。
預之聞見合左氏,春秋大法因粲然。
詩為郡守稱杜母,南陽之人今尚傳。
707
《游虞山興福寺》 宋·周才
興福相傳古道場,杖藜乘興訪支郎。
案翻梵貝煙消篆,院寂棋聲日轉廊。
玉版參師多古意,石梅問訊幾時香。
禪家識得詩風味,清供杯茶熟煮湯。
709
《送僧歸護國志》 宋·祖士衡
雪中問法傳宗印,日暮裁詩變楚騷。
香積諸天修凈供,蒲茸三殿賜新袍。
夜禪錫駐青鴛剎,曉渡杯陵白露濤。
參罷虛堂惟宴坐,風松露桂海蟾高。
711
《聞吳德徵嶺表消息》 明·程誥
汝系燕臺獄,爭傳市虎新。
一身投遠戍,萬里作流人。
嶺廟期鴉鬼,村徭問雁程。
圖書拋舊宅,冠蓋失芳鄰。
雪憶三河夜,花經百粵春。
遙將荒徼信,還慰故園親。
712
《病馬行贈少宰何燕泉》 明·豐坊
路傍病馬棄不收,乃是天上真驊騮。
君王玄默罷遠游,爾輩逸氣空橫秋。
憶昔山西戰爭起,嫖姚手提三尺水。
夜半傳呼振鐵衣,材官十萬同殊死。
713
《鳴鳳行贈楊給事惟仁》 明·豐坊
君不見精衛一小鳥,銜石翻飛東海頭。
不知身微海復巨,悲鳴誓欲填洪流。
又不見螳螂奮臂當車轍,轍不可回軀已裂。
安得長遇越勾踐,式蛙厲士皆激烈。
714
《宿山心永樂》 明·傅汝舟
朝登三仰峰,夕宿山心庵。
久入名山游,蹊徑頗盡諳。
始知九曲外,復有南山南。
森邃更險豁,深篁倚煙嵐。
715
《贈章安甫老人》 明·高遜志
籃輿迢遞出郊坰,野服翩然鶴發星。
柱史不辭周問禮,伏生須為漢傳經。
汀洲水落蒹葭老,澤國霜寒橘柚青。
自笑隱淪緣底事,時危蹤跡一浮萍。
717
《長安宮女行》 明·韓邦靖
長安城頭夜二鼓,力士敲門稱太府。
為道君王巡幸勢,選取嬌娥看歌舞。
應酬未得話從容,階除早已人三五。
倉皇便欲將我行,那肯相留到天曙。
718
《金陵》 明·胡安
時平更覺宦情閑,次第春光煙水間。
獨向尊前問明月,多從馬上看青山。
陵藏衣劍傳龍遠,臺繞笙歌想鳳還。
可道繁華同上國,只憑清夢到朝班。
720
《游能仁寺》 明·金大車
驅車南國破朝煙,醉掃蒼苔石上眠。
九月霜清猿嘯苦,諸天風靜磬聲傳。
不堪搖落逢秋日,況復蹉跎入暮年。
問水尋山聊爾爾,擬將窮達任皇天。
* 關于傳問的詩詞 描寫傳問的詩詞 帶有傳問的詩詞 包含傳問的古詩詞(144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