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拂退黃衫子,幾團嗅蕊蜂兒。西風吹下月中枝。種在寒巖影里。人道蠟梅相似,又傳菊滿東籬。饒伊顏色入時宜。安得香傳九里。
南花宜夏不禁涼,猶繞珍叢覓舊香。留得典刑傳菊圃,別篘新酒待重陽。
才懷故里馀清夢,方說廬山得好詩。何日與師傳菊酒,劇談浩劫未分時。
帝里重陽節,香園萬乘來。卻邪萸入佩,獻壽菊傳杯。塔類承天涌,門疑待佛開。睿詞懸日月,長得仰昭回。
傳書報劉尹,何事憶陶家。若為籬邊菊,山中有此花。
陶詩只采黃金實,郢曲新傳白雪英。素色不同籬下發,繁花疑自月中生。浮杯小摘開云母,帶露全移綴水精。偏稱含香五字客,從茲得地始芳榮。
稚子書傳白菊開,西成相滯未容回。月明階下窗紗薄,多少清香透入來。
可訝東籬菊,能知節候芳。細枝青玉潤,繁蕊碎金香。爽氣浮朝露,濃姿帶夜霜。泛杯傳壽酒,應共樂時康。
涼飆應律驚潮韻,曉對彩蟾如水。慶霄占夢月,已祥開天地。圣主中興大業,二南化、恭勤輔翊。撫宮闈,看儀型,海宇盡成和氣。
歲歲有黃菊,千載一東籬。悠然政須兩字,長笑退之詩。自古此山元有,何事當時才見,此意有誰知。君起更斟酒,我醉不須辭。
黃花弄色近重陽,風拆霜苞細細香。似與幽人為醉地,隨晴隨雨一傳觴。
菊載種農經,不見詩三百。周官敘鞠衣,一言僅可摘。黃華紀呂令,落英餐楚客。伯始飲得壽,桐君書探賾。
黃金綴菊鈴,兗地獨馳名。細蕊浮杯雅,香筩貯露清。風休沈夜警,雨碎入寒聲。自此傳仙種,秋芳冠玉京。
郎中畫菊真是菊,蒙泉蒲萄太常竹。一時能事并馳聲,豈直文章難繼續。狂揮急掃皆稱意,不特品高機亦熟。西涯坐間生色障,一見當時已心服。
枯木嵌空微黯淡,古器雖在無古弦。袖中正有南風手,誰為聽之誰為傳。風流豈落正始后,甲子不數義熙前。一山黃菊平生事,無酒令人意缺然。
補落迦山傳得種,閻浮檀水染成花。光明一室真金色,復似毗耶長者家。
胡床移就菊花畦,飲具酸寒手自攜。野實似丹仍似漆,村醪如蜜復如齏。傳芳那解烹羊腳,破戒猶慚擘蟹臍。一醉又驅黃犢出,冬晴正要飽耕犁。
空山菊花瘦如棘,傾倒滿地枝三尺。陰風冷雨不相貸,爛草蒼苔共狼藉。人雖委棄渠自香,詎必泛酒登華堂。君不見仁人志士窮死眉山陽,空使後世傳文章!
少日曾題菊枕詩,蠹編殘稿鎖蛛絲。人間萬事消磨盡,只有清香似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