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傳處的詩詞(1921首)
881
《神光燦》 元·劉處玄
處玄稽首,庫使尊官,一別又過三年。
渴仰之懷,路遙未及人專。
辛酉孟秋仍熱,遣來人、復去書傳。
詢動靜,知豐衍職任,不久將遷。
883
《滿庭芳 詠三教》 元·王丹桂
釋演空寂,道談清靜,儒宗百行周全。
三枝既立,遞互闡良緣。
尼父名揚至圣,如來證、大覺金仙。
吾門祖,老君睿號,今古自相傳。
884
《木蘭花慢 宋漢臣墨梅并序嘉議宋公于予?》 元·魏初
尊酒留連者累日,過后訃音至長安,予不勝驚悼。
今年以事來都,其弟義甫秘監會予于東溪,出示嘉議墨梅橫幅,因作長短句一章,兼致區區追挽愛筆端造化,春不盡、思無邊。
看詩意精神,不求顏色,物外神仙。
回頭水南水北,覺冰姿玉骨卻凄然。
887
《臨江仙 壽程雪樓》 元·張伯淳
白雪樓前清畫,新來喜事連綿。
朱明綠暗麥秋天。
繡衣何日去,丹荔已香傳。
前夜團圓明月好,清光流照華筵。
錦囊隨處地行仙。
庭椿關望眼,同慶八千年。
889
《滿庭芳·微雨經宵》 元·虞集
微雨經宵,暖煙籠晝,相尋閑步堤沙。
露桃風絮,香影傍烏紗。
徙倚江樓最久,綺窗迥、翠擁雙丫。
輕鷗外,水村山郭,帆過泊誰家。
891
《水調歌頭 慶壽》 元·周權
過卻元宵了,何處擁笙簫。
喧傳南州老子,花甲慶生朝。
留取碧蓮香露,為此玉壺春酒,風味勝葡萄。
昨夜少微外,南極一星高。
895
《勘書》 宋·孫僅
儒家無外事,招客勘青編。
筆墨東西置,朱黃次第研。
頻憂傷點竄,細恐誤流傳。
改易文辭正,增加字數全。
896
《詩一首》 宋·孫僅
閒如云鶴散如仙,逸士聲名處處傳。
詩自會來輕物象,道從高后小林泉。
謀身只置煎茶鼎,積貨惟收賣藥錢。
見說新居更幽僻,為憂徵詔到門前。
897
《神童詩》 宋·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898
《楊教師槍歌》 明·唐順之
老楊自是關東客,短衣長軀棗紅面。
千里隨身丈八矛,到處尋人斗輕健。
謂余儒生頗好武,一揖滾滾發雄辯。
坐驚平地起波濤,蠕蠕龍蛇手中現。
899
《國香》 宋·高荷
南溪太史還朝晚,息駕江陵頗從款。
彩毫曾詠水仙花,可惜國香天不管。
將花托意為羅敷,十七未有十五余。
宋玉門墻紆貴從,藍橋庭戶怪貧居。
900
《覽鏡》 宋·葛起耕
覽鏡羞看鬢點霜,若云動業更堪傷。
已甘身向山中老,安得名留海內香。
雅志擬聯高士傳,倦游慵入少年場。
長吟酒醒憑闌處,更聽秋碪答暮螀。
* 關于傳處的詩詞 描寫傳處的詩詞 帶有傳處的詩詞 包含傳處的古詩詞(192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