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傳處的詩詞(1921首)
841
《姜女祠》 清·乾隆
凄風禿樹吼斜陽,尚作悲聲配國殤。
千古無心夸節義,一身有死為綱常。
由來此日稱姜女,盡道當年哭杞梁。
長見秉彝公懿好,訛傳是處也何妨?
842
《二十世紀太平洋歌》 清·梁啟超
亞洲大陸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
盡瘁國事不得志,斷發胡服走扶桑。
扶桑之居讀書尚友既一載,耳目神氣頗發皇。
少年懸弧四方志,未敢久戀蓬萊鄉。
844
《詩一首》 宋·邊公式
松蘿深處有神天,小剎何妨納大千。
掛搭定知宜久住,歌吟何幸得流傳。
袖中出簡聊應爾,門上題詩豈偶然。
顧我未除煩惱習,與師同結未來緣。
846
《浣溪沙》 宋·張元干
萼綠華家萼綠春。
山瓶何處下青云。
濃香氣味已醺人。
竹葉傳杯驚老眼,松醪題賦倒綸巾。
須防銀字暖朱唇。
847
《平江》 元·陳孚
滄浪亭下望姑蘇,千尺飛橋接太湖。
故里空傳吳稻蟹,寒祠猶記晉莼鱸。
芙蓉夜月開天鏡,楊柳春風擁畫圖。
為問館娃歌舞處,鶯花還似昔年無?
849
《玉山道者還家詩》 明·明無名氏
春色闌珊四月天,數聲啼鳥落花前。
荷知有熱先擎蓋,柳為無寒漸脫綿。
處處勸耕梅子雨,家家繰繭竹籬煙。
憑誰寄語仙源客,洞口云封信不傳。
851
《甿入城行》 清·趙執信
村甿終歲不入城,入城怕逢縣令行。
行逢縣令猶自可,莫見當衙據案坐。
但聞坐處已驚魂,何事喧轟來向村。
鋃鐺杻械從青蓋,狼顧狐嗥怖殺人。
852
《鶯》 宋·石延年
何處傳新哢,間關出建章。
至清無奈玉,更巧莫如簧。
谷口凄寒甚,花陰淑景長。
上林棲處穩,慎勿近雕梁。
854
《九峰》 宋·阮閱
九峰深處是禪關,依舊居人說了然。
一句本來男女話,當時應為灌溪傳。
855
《移竹次林英伯韻四首》 宋·林季仲
不向窗前著色新,老夫無處可安身。
寒梢已拔千尋劍,空腹堪容數百人。
染淚浪傳湘水恨,結根終伴杜陵貧。
回頭萬事皆衰歇,歲晚相從爾獨親。
856
《題石橋》 宋·陳知柔
巨石橫空豈偶然,萬雷奔壑有飛泉。
好山雄壓三千界,幽處常棲五百仙。
云際樓臺深夜見,雨中鐘鼓隔溪傳。
我來不作聲聞想,聊試茶甌一味禪。
857
《紀游》 宋·趙廱
古端有奇勝,名巖擬天星。
傳聞輦轂下,往往極口稱。
有為背馳說,曾不如邱陵。
請君勿夸山,恐非動者情。
858
《念奴嬌·相逢草草》 宋·汪晫
相逢草草,共吟詩、同醉杯中之物。
評論三王譏五霸,談辯喧嘩鄰壁。
敲缺唾壺,擊殘如意,妙語飛華雪。
無能為也,如何對此三杰。
859
《漁家傲·清凈樂邦吾本郡》 宋·可旻
清凈樂邦吾本郡。
娑婆流浪因貪吝。
冉冉思歸霜入鬢。
深嗟恨。
塞鴻不解傳音信。
落日盡邊沙隱隱。
向西望處歸應近。
天樂是時相接引。
宜精進。
紫金臺上誰無分。
* 關于傳處的詩詞 描寫傳處的詩詞 帶有傳處的詩詞 包含傳處的古詩詞(192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