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伏帖的詩詞(15首)

    1 《端午帖子·太上皇帝閣》 宋·周必大

    此日天中節,它年赤伏符。
    只因昭火德,不為記荊吳。

    2 《詠保母帖》 宋·王易簡

    黃閍斷刻得者誰,雙松下殉方壺螭。
    其文記述保母李,云是大令之所為。
    點畫安知尚年少,筆不可制從兒時。
    當其翰墨托久計,異哉歲月如前期。

    3 《跋山谷書范滂傳帖》 宋·俞疇

    貂珰群雛擅天綱,手驅名流入鉤黨。
    屯云蔽日日光無,卯金神器春冰上。
    汝南節士居危邦,志劃蕭艾扶蘭芳。
    致君生不逮堯舜,死合夷齊俱首陽。

    4 《洪元夏{僚去亻日小加目}行業贊集王右軍書帖》 宋·岳珂

    天津織女瓊為梭,的皪八體輝明河。
    云章玉字炯不磨,一洗秦籀麾周科。
    人世剪割同綺羅,百衲尚可睨伐柯。
    告身莫易矧換鵝,浙江轟豗老伏波。
    龍象駭栗嚴撝訶,玉函金鑰神畀珂。
    一洗海岳遺恨多,千巖唐晉春嵯峨。

    5 《題黃居寀秋山圖》 唐·徐光溥

    天與黃筌藝奇絕,筆精回感重瞳悅。
    運思潛通造化工,揮毫定得神仙訣。
    秋來奉詔寫秋山,寫在輕綃數幅間。

    6 《文賦》 魏晉·陸機

    余每觀才士之所作,竊有以得其用心。
    夫放言譴辭,良多變矣,妍蚩好惡,可得而言。
    每自屬文,尤見其情。
    恒患意不稱物,文不逮意。

    秋天寫景詠物菊花

    7 《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 宋·丁逢

    半雨半晴山弄姿,濕云吹風不成癡。
    蘼蕪漸遍楚宮碧,葡萄未漲巴江遲。
    西南大尹初涉境,山川效職加瑰奇。
    翠屏窺窗故娟妙,松巒映掩相參差。

    8 《送馮判官之昌國》 宋·蘇軾

    斬蛟將軍飛上天,十年海水生紅煙。
    驚濤怒浪盡壁立,樓櫓萬艘屯戰船。
    蘭山搖動秀山舞,小白桃花半吞吐。
    鴟夷不裹壯士尸,白日貔貅雄帥府。

    9 《依韻吳沖卿秘閣觀逸少墨跡》 宋·梅堯臣

    奇哉王右軍,下筆若神圣。
    長戈與伏弩,無不從號令。
    賢豪雖林立,帖斂孰敢競。
    師徒氣揚揚,龍虎旗正正。

    10 《次韻臨安趙丞讀紹運圖》 宋·洪咨夔

    燧農以前疑傳疑,理耶亂耶難盡知。
    唐虞三代號極治,說著已是令人悲。
    古來神器付有德,人心天命何容私。
    使朱與均不豚犬,亦家天下如啟時。

    11 《大熱遣懷》 明·劉基

    盛夏火用事,長日不可堪。
    熱汗發我膚,如泉溢穹嵁。
    清晨登樓望,四野皆紅嵐。
    坡坨會稽山,縹緲浮郁藍。

    12 《送崔吉甫外刺安康分韻得客字》 宋·程公許

    崔郎神駿如天馬兮來西極,霜蹄蹴踏汗流赤。
    不令長楸嘶風扈屬車,亦合交河涉冰摧蔽敵魄。
    世無善御如王忍受,可能帖耳受鞭策。
    棧云嵯峨漢江碧,一眼長淮天不隔。

    13 《四月五日醉書慈云閣》 宋·陳著

    峰開荷葉東南傾,梵宮截斷西來青。
    參差樓閣半空起,撞鐘椎魚撼林坰。
    奔走簦笠數百里,隨事來乞山中靈。
    大眾坐飽云捧足,百需順應水建瓴。

    14 《送丘子正以能書入都并呈徐容齋閻靖軒盧道集》 宋·方回

    君不見古來五關虎豹守,入仕艱難無不有。
    興能一札秋槐黃,芒鞋布裙天下走。
    攀援龍鱗萬萬手,咳唾驪珠萬萬口。
    蓬萊無路弱水隔,七上十上空白首。

    15 《偈頌一百零四首》 宋·釋紹曇

    蒿籬關猛虎,筆管養蒼龍。
    穩帖帖藏牙伏爪,黑漫漫怪雨顛風。
    臨濟小廝兒驚心欲折,豐干老凍腕睡思方濃。
    山蒙蒙,水溶溶。
    乾坤無碧落,收放絕行蹤。

    * 關于伏帖的詩詞 描寫伏帖的詩詞 帶有伏帖的詩詞 包含伏帖的古詩詞(1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