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他日得的詩詞(786首)

    341 《誡酒肉慈慧法門》 宋·釋遵式

    南無佛法僧,大慈三寶海。
    我念欲依教,普勸諸眾生。
    莫殺莫食肉,同蘊仁慈行。
    無病保長齡,未來成佛道。

    342 《妾薄命》 唐·李白

    漢帝寵阿嬌,貯之黃金屋。
    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
    寵極愛還歇,妒深情卻疏。
    長門一步地,不肯暫回車。

    哲理

    343 《白頭吟》 唐·李白

    錦水東北流,波蕩雙鴛鴦。
    雄巢漢宮樹,雌弄秦草芳。
    寧同萬死碎綺翼,不忍云間兩分張。
    此時阿嬌正嬌妒,獨坐長門愁日暮。

    樂府女子抒情失意

    344 《宮詞(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 唐·花蕊夫人

    五云樓閣鳳城間,花木長新日月閑。
    三十六宮連內苑,太平天子住昆山。
    會真廣殿約宮墻,樓閣相扶倚太陽。
    凈甃玉階橫水岸,御爐香氣撲龍床。

    345 《南鄉子·好個主人家》 宋·辛棄疾

    好個主人家。
    不問因由便去嗏。
    病得那人妝晃了,巴巴。
    系上裙兒穩也哪。
    別淚沒些些。
    海誓山盟總是賒。
    今日新歡須記取,孩兒,更過十年也似他。

    女子

    346 《賀新郎·挽住風前柳》 宋·盧祖皋

    彭傳師于吳江三高堂之前釣雪亭,蓋擅漁人之窟宅以供詩境也,趙子野約余賦之。
    挽住風前柳,問鴟夷當日扁舟,近曾來否?月落潮生無限事,零落茶煙未久。
    謾留得莼鱸依舊。
    可是功名從來誤,撫荒祠、誰繼風流后?今古恨,一搔首。

    詠史懷古寫景托志

    347 《賀新郎·挽住風前柳》 宋·盧祖皋

    挽住風前柳,問鴟夷當日扁舟,近曾來否?月落潮生無限事,零落茶煙未久。
    謾留得莼鱸依舊。
    可是功名從來誤,撫荒祠、誰繼風流后?今古恨,一搔首。
    江涵雁影梅花瘦,四無塵、雪飛云起,夜窗如晝。

    懷古

    348 《尋魯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蒼耳中見范置酒摘蒼耳作》 唐·李白

    雁度秋色遠,日靜無云時。
    客心不自得,浩漫將何之。
    忽憶范野人,閑園養幽姿。
    茫然起逸興,但恐行來遲。

    友情豪放飲酒

    349 《宮詞一百首》 唐·王建

    蓬萊正殿壓金鰲,紅日初生碧海濤。
    閑著五門遙北望,柘黃新帕御床高。
    殿前傳點各依班,召對西來八詔蠻。
    上得青花龍尾道,側身偷覷正南山。

    女子宮怨

    350 《山居詩二十四首》 唐·貫休

    休話喧嘩事事難,山翁只合住深山。
    數聲清磬是非外,一個閑人天地間。
    綠圃空階云冉冉,異禽靈草水潺潺。

    351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 當代·周恩來

    相逢萍水亦前緣,?
    負笈津門豈偶然。
    ?
    捫虱傾談驚四座,?
    持螯下酒話當年。
    ?
    險夷不變應嘗膽,?
    道義爭擔敢息肩。
    ?
    待得歸農功滿日,?
    他年預卜買鄰錢。
    ?

    352 《郊陶潛體詩十六首》 唐·白居易

    不動者厚地,不息者高天。
    無窮者日月,長在者山川。
    松柏與龜鶴,其壽皆千年。
    嗟嗟群物中,而人獨不然。

    353 《尊經閣記》 明·王守仁

    經,常道也。
    其在于天,謂之命;其賦于人,謂之性。
    其主于身,謂之心。
    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古文觀止哲學理論

    354 《古人鑄鑒》 宋·沈括

    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比得古鑒,皆刮磨令平,此師曠所以傷知音也。
    世有透光鑒,鑒背有銘文,凡二十字,字極古,莫能讀。
    以鑒承日光,則背文及二 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

    哲理故事

    355 《停云》 魏晉·陶淵明

    停云,思親友也。
    罇湛新醪,園列初榮,愿言不從,嘆息彌襟。
    靄靄停云,濛濛時雨。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寫景思念友人感慨

    356 《感遇詩三十八首》 唐·陳子昂

    微月生西海,幽陽始代升。
    圓光正東滿,陰魄已朝凝。
    太極生天地,三元更廢興。
    至精諒斯在,三五誰能征。

    357 《稽山書院尊經閣記》 明·王守仁

    經,常道也,其在于天謂之命,其賦于人謂之性,其主于身謂之心。
    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通人物,達四海,塞天地,亙古今,無有乎弗具,無有乎弗同,無有乎或變者也,是常道也。
    其應乎感也,則為惻隱,為羞惡,為辭讓,為是非;其見于事也,則為父子之親,為君臣之義,為夫婦之別,為長幼之序,為朋友之信。

    詠物

    358 《孝丐》 未知·佚名

    丐不如其鄉里,明孝宗時,嘗行乞于吳。
    凡丐所得,多不食,每貯直之竹筒中。
    見者以為異,久之,詰其故,曰:“吾有母在,將以遺之。
    ”有好事者欲窺其究,跡之行。

    初中文言文孝道寓理故事

    359 《月蝕詩》 唐·盧仝

    新天子即位五年,歲次庚寅,斗柄插子,律調黃鐘。
    森森萬木夜僵立,寒氣赑屃頑無風。
    爛銀盤從海底出,出來照我草屋東。

    360 《陽城驛》 唐·元稹

    商有陽城驛,名同陽道州。
    陽公沒已久,感我淚交流。
    昔公孝父母,行與曾閔儔。
    既孤善兄弟,兄弟和且柔。

    * 關于他日得的詩詞 描寫他日得的詩詞 帶有他日得的詩詞 包含他日得的古詩詞(78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