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今悟的詩詞(490首)

    441 《梅二首》 宋·李處權

    可憐映竹深深見,似為催詩特特開。
    湖上林逋今老矣,揚州何遜未歸來。
    前村欲雨鳩呼婦,斷垅收晴雉應媒。
    幻境應當如是觀,道人深悟劫池灰。

    442 《和劉君俞游華嚴寺謁文禪師》 宋·李復

    華嚴法界出諸天,帝網重重絕世緣。
    昔有高僧開寶剎,今留飛閣聳瓊田。
    身游色相無窮境,心悟虛空不住禪。
    碧眼胡人香一炷,分來今欲對師燃。

    443 《文峰講行昏禮和起潛韻》 宋·錢時

    自是無人別是非,何曾此外更精微。
    一門濟濟今成俗,政要回頭悟指歸。

    444 《哭矩齋先生》 宋·丘葵

    早悟官為崇,晚將家付兒。
    公今成佛去,仆尚是人猗。
    柿葉收遺墨,梅花憶贈詩。
    自嫌聞道晚,有淚哭先師。

    445 《題章法山房》 宋·丘葵

    四壁羲文卦,曾因學易居。
    今來三十載,只須一空廬。
    境寂含群動,窗明納太虛。
    無人悟玄理,梅竹翠扶疏。

    446 《和陶彭澤詠二疏》 宋·釋寶曇

    人生天地間,賓鴻自來去。
    歲晚洲渚空,稻粱適歸趣。
    秋風在羽翮,吾寧且高舉。
    老倒商山翁,為人作師傅。

    447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宋·釋崇岳

    萬法是心光,諸緣惟性曉。
    本無迷悟人,只要今日了。

    448 《日本覺心禪人遠來炷香請益注詩迅筆贈之》 宋·釋慧開

    心即是佛即是心,心佛元同亙古今。
    覺悟古今心是佛,不須向外別追尋。

    449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紹曇

    觸翻茶瓢,眉毛掛劍。
    殺活不分,邪正難辨。
    古今同轍不同途,妙悟玄機轆轆轉。

    450 《偈頌十九首》 宋·釋紹曇

    萬法是心光,諸緣惟性曉。
    本無迷悟人,只要今日了。

    451 《偈頌七十六首》 宋·釋師范

    雪山六年凍不死,一麻一麥餓不死。
    無端更道悟明星,跶倒至今扶不起。
    普賢蹙頞,文殊偷喜。

    452 《閒居多暇追敘舊游成一百十韻》 宋·釋文珦

    予生駑且鈍,良御謾加鞭。
    蹇步常居后,長途靡克前。
    於焉辭里塾,竟爾向林泉。
    魯誥方擩嚌,真乘又賾研。

    453 《寄天臺萬年淮海禪席》 宋·釋文珦

    四海今淮海,中年主萬年。
    虛空曾悟性,文字不離禪。
    靈瀑煎茶凈,寒株拾菌鮮。
    無由親道話,夢繞石橋煙。

    454 《二疏》 宋·釋文珦

    漢朝諸公卿,鮮有能自全。
    廣愛信明哲,獨悟於機先。
    托之老氏訓,辭祿偕歸田。
    祖帳東都門,萬口稱其賢。
    於今閱千齡,高風猶凜然。

    455 《感春》 宋·釋文珦

    忽聞春欲去,園林謾游矚。
    輕風散余紅,細雨滋繁綠。
    綠繁似歡榮,經散猶僇辱。
    因悟人間世,萬事易翻覆。

    456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如凈琉璃含寶月,昔時未悟今皆徹。
    只有此心更沒心,不覽邪師文字訣。

    457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三界唯心唯佛解,萬法唯識更誰知。
    迷悟本無權立化,恰如黃葉止兒啼。
    涅槃生死猶如夢,十圣三賢是阿誰。
    有物先天無相貌,言詮不及體阿彌。
    祗這阿彌是汝心,不勞逐相外邊尋。
    三僧祗劫隨時立,心心心即是如今。

    458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打折達磨西來腳,莫令有誤本來人。
    當處得心非向背,九年面壁寂光明。
    庭中立雪憨癡漢,海裹口乾渴愛津。
    如今大有心顛倒,夢寐胡謅學道人。

    459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眾生本是佛,悟了一體同。
    若人不達本,逐末走西東。
    君子當務本,本立佛性同。
    通一萬事畢,終不被塵籠。

    460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失卻本來面目,個個日南長至。
    先祖時節苦臨,處處笙歌樂醉。
    也參禪,亦詳義,也貧窮,亦富貴。

    * 關于今悟的詩詞 描寫今悟的詩詞 帶有今悟的詩詞 包含今悟的古詩詞(49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