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擔的詩詞(319首)
122
《滿庭芳·山侗昔日》 元·馬鈺
山侗昔日,火院中間,千斤重擔常耽。
鎮日爭名競利,嫉妒慳貪。
萬般憂愁思慮,又何曾、時暫心閑。
因個甚,養怨親人口,二十有三。
123
《詩二首》 唐·王梵志
我有一方便,價值百匹練。
相打長伏弱,至死不入縣。
他人騎大馬,我獨跨驢子。
回顧擔柴漢,心下較些子。
125
《陌上桑》 明·李攀龍
日出東南隅,照我西北樓。
羅敷貴家子,足不逾門樞。
性頗喜蠶作,采桑南陌頭。
上枝結籠系,下枝掛籠鉤。
127
《聲聲慢·捷書連晝》 宋·郭居安
捷書連晝,甘灑通宵,新來喜沁堯眉。
許大擔當,人間佛力須彌。
年年八月八日,長記他、三月三時。
平生事,想祗和天語,不遣人知。
128
《木闌花慢》 元·邢叔亨
蒲縣泰山古廟,崇強似梵王宮。
去踏翠沾靴,采薇滿擔,一袖香風。
朝中大官佐政,輕衣蓋體坐肥驄。
讒*面諛時尚,好人遁跡無蹤。
129
《水龍吟 為何相壽》 元·張野
中原幾許奇才,乾坤一擔都擔起。
人人都讓,廟堂師表,吾儒元氣。
報國丹誠,匡時手段,薦賢心地。
這中間妙理,無人知道,公自有,胸中易。
130
《賣花聲 詞品卷六》 元·黃澄
人過天街,曉色擔頭紅紫。
滿筠筐、浮光浪蕊。
畫樓睡醒,正眼橫秋水。
聽新腔、一聲催起。
吟紅叫白,報道蜂兒知未。
隔東西、余音軟美。
迎門爭買,早斜簪云髻,助春嬌、粉香簾底。
131
《城西即事》 宋·王琮
清曉離家去路遙,絕憐寒景太蕭條。
松深漸覺風聲緊,云坳還知雪意銷。
沙嘴客擔魚種賣,山頭人拾樹枝燒。
梅華多處誰家酒,斜舞青簾隔小橋。
132
《提胡慮》 宋·邵定
擔胡慮,既不掛于寂靜之邱墟,又不浮之汗漫之江湖,又不持之騎龍雨八區,胡為喚人挈之登酒壚。
桀紂以煙莽其都,
135
《贈畫者徐琛》 宋·陳長方
我行江南江北山,真賞會心那可數。
獨愛黃陵古廟前,四水粘天迷浦溆。
胸中歷歷著山川,有句如枝不容吐。
欲將寫作無聲詩,筆底愧非韋與許。
136
《田父吟》 宋·方逢辰
清溪眇如斗大吧,萬山壁立土磽瘠。
百分地無一分田,九十九分如劍脊。
一畝之地高復低,節節級級如橫梯。
畈心一畦可一畝,邊旁一畝分數畦。
138
《美文文山劾董宋臣》 宋·開慶太學
撥轉天網回地紀,中興又自庚申始。
掃除陰類誰之功,有硬脊梁擔得起。
鯫生曾作茶嶺詩,已學希夷不愿仕。
逢人見說太平時,擔書來領西湖水。
139
《玉山觀》 宋·李北之
巒岡經亙翠環中,中有山形如覆鏞。
晉仙王郭曾登眺,名形婺女金華同。
懸崖積鐵數百尺,輪囷老木參天碧。
時有金雞擊膊鳴,鏗鍧響通石屋石。
140
《雜詩》 宋·李復
黃河走東溟,不知幾萬里。
奔騰鼓風雷,勢欲卷厚地。
百川隨呼吸,渾渾失氣類。
正德不可亂,橫絕見清濟。
* 關于人擔的詩詞 描寫人擔的詩詞 帶有人擔的詩詞 包含人擔的古詩詞(31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