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親語的詩詞(918首)

    201 《送常清上人還舒州》 唐·皎然

    灊人思爾法,楚信有回船。
    估客親宵語,閑鷗偶晝禪。
    經聲含石瀲,麈尾拂江煙。
    常說歸山意,誅茅廬霍前。

    202 《送造微上人游五臺及禮本師》 唐·棲白

    寒空金錫響,欲過渭陽津。
    極目多來雁,孤城少故人。
    與師雖別久,于法本相親。
    又對清涼月,中宵語宿因。

    唐詩三百首題畫寫馬

    203 《觀棋》 唐·子蘭

    拂局盡消時,能因長路遲。
    點頭初得計,格手待無疑。
    寂默親遺景,凝神入過思。
    共藏多少意,不語兩相知。

    204 《贈軒轅先生》 唐·貫休

    曾親文景上金鑾,語共容城語一般。
    久向紅霞居不出,若非清世見應難。
    滿爐藥熟分仙盡,幾局棋終看海干。
    略問先生真甲子,只言弟子是劉安。

    205 《七言》 唐·呂巖

    周行獨力出群倫,默默昏昏亙古存。
    無象無形潛造化,有門有戶在乾坤。
    色非色際誰窮處,空不空中自得根。

    寫景友情思念

    206 《七言》 唐·呂巖

    金丹一粒定長生,須得真鉛煉甲庚。
    火取南方赤鳳髓,水求北海黑龜精。
    鼎追四季中央合,藥遣三元八卦行。

    207 《題桐柏山黃先生庵門》 唐·呂巖

    吾有玄中極玄語,周游八極無處吐。
    云輧飄泛到凝陽,一見君兮在玄浦。
    知君本是孤云客,擬話希夷生恍惚。

    208 《五言》 唐·呂巖

    悟了長生理,秋蓮處處開。
    金童登錦帳,玉女下香階。
    虎嘯天魂住,龍吟地魄來。
    有人明此道,立使返嬰孩。

    209 《詩二首》 唐·虎丘石壁鬼

    高松多悲風,蕭蕭清且哀。
    南山接幽壟,幽壟空崔嵬。
    白日徒昭昭,不照長夜臺。
    雖知生者樂,魂魄安能回。

    210 《蒙求》 唐·李瀚2

    王戎簡要,裴楷清通。
    孔明臥龍,呂望非熊。
    楊震關西,
    丁寬易東。

    211 《送判官赴京》 唐·薛能

    闕下情偏已絕稀,天涯身遠復相依。
    庭花每對從容落,夜燭多同笑語歸。
    君子是行應柏署,鄙人何望即柴扉。
    青云若遇交親話,白璧無心待發揮。

    212 《更漏子》 唐·孫光憲

    聽寒更,聞遠雁,半夜蕭娘深院。
    扃繡戶,下珠簾,滿庭噴玉蟾¤
    人語靜,香閨冷,紅幕半垂清影。

    詠物月亮抒懷哲理

    213 《成相雜辭》 先秦·佚名

    請成相。
    世之殃。
    愚暗愚暗墮賢良。
    人主無賢。

    詩經祭祀樂歌

    214 《神女賦》 先秦·宋玉

    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浦,使玉賦高唐之事。
    其夜玉寢,果夢與神女遇,其狀甚麗,玉異之。
    明日,以白王。
    王曰:“其夢若何?”玉對曰:“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紛紛擾擾,未知何意?目色仿佛,乍若有記:見一婦人,狀甚奇異。

    辭賦精選寫人愛情神話

    215 《西征賦》 魏晉·潘安

    歲次玄枵,月旅蕤賓,丙丁統日,乙未御辰。
    潘子憑軾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嘆曰: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詠史寫景

    216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217 《詠懷八十二首》 魏晉·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
    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
    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
    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抒情

    218 《天仙子(公擇將行·般涉調)》 宋·張先

    坐治吳州成樂土。
    詔卷風飛來圣語。
    親輿乞得便藩歸,瑤席主。
    杯休數。
    清夜為君歌白苧。
    花接舊枝新蕊吐。
    造化不知人有助。
    看花歲歲比甘棠,嘉月暮。
    東門路。
    只恐帶將春色去。

    婉約愛情

    219 《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宋·蘇軾

    余去歲在東武,作《水調歌頭》以寄子由。
    今年子由相從彭門居百余日,過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別。
    余以其語過悲,乃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為戒,以退而相從之樂為慰云耳安石在東海,從事鬢驚秋。
    中年親友難別,絲竹緩離愁。

    故事抒情

    220 《哨遍》 宋·蘇軾

    其陋。
    獨鄱陽董毅夫過而悅之,有卜鄰之意。
    乃取歸去來詞,稍加概括,使就聲律,以遺毅夫。
    使家僮歌之,時相從于東坡,釋耒而和之,扣牛角而為之節,不亦樂乎

    愛情相思幽怨

    * 關于親語的詩詞 描寫親語的詩詞 帶有親語的詩詞 包含親語的古詩詞(91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