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亟言的詩詞(116首)

    21 《后十九日復上宰相書》 唐·韓愈

    二月十六日,前鄉貢進士韓愈,謹再拜言相公閣下:向上書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
    恐懼不敢逃遁,不知所為,乃復敢自納于不測之誅,以求畢其說,而請命于左右。
    愈聞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愛,然后呼而望之也。
    將有介于其側者,雖其所憎怨,茍不至乎欲其死者,則將大其聲疾呼而望其仁之也。

    古文觀止書信議論用人

    22 《后廿九日復上宰相書》 唐·韓愈

    三月十六日,前鄉貢進士韓愈,謹再拜言相公閣下。
    愈聞周公之為輔相,其急于見賢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發。
    天下之賢才皆已舉用,奸邪讒佞欺負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無虞,九夷八蠻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賓貢,天災時變、昆蟲草木之妖皆已銷息,天下之所謂禮、樂、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理,風俗皆已敦厚,動植之物、風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鳳龜龍之屬皆已備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憑叔父之親,其所輔理承化之功又盡章章如是。
    其所求進見之士,豈復有賢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賢于周公而已,豈復有賢于時百執事者哉?豈復有所計議、能補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聞見,思慮有所未及,以負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

    古文觀止書信抒憤

    23 《信陵君救趙論》 明·唐順之

    論者以竊符為信陵君之罪,余以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
    夫強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臨趙,趙必亡。
    趙,魏之障也。
    趙亡,則魏且為之后。

    古文觀止史論

    24 《宋定伯捉鬼》 魏晉·干寶

    南陽宋定伯,年少時,夜行逢鬼。
    問之,鬼言:“我是鬼。
    ”鬼問:“汝復誰?”定伯誑之,言:“我亦鬼。
    ”鬼問:“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

    初中文言文寓理故事

    25 《紇干狐尾》 未知·佚名

    并州有紇干者,好戲劇。
    邑傳言有狐魅,人心惶。
    一日,紇干得一狐尾,綴于衣后,至妻旁,側坐露之。
    其妻疑為狐魅,遂持斧欲斫之。

    初中文言文寓言故事

    26 《孫泰》 未知·佚名

    孫泰,山陽人也,少師皇甫穎,操守頗有古賢之風。
    泰妻即姨妹也。
    先是姨老矣,以二子為托,曰:“其長損一目,汝可娶其女弟。
    ”姨卒,泰娶其姊。

    初中文言文贊頌寫人故事

    27 《答李翊書》 唐·韓愈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
    李生足下:生之書辭甚高,而其問何下而恭也。
    能如是,誰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歸也有日矣,況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謂望孔子之門墻而不入于其宮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雖然,不可不為生言之。
    生所謂“立言”者,是也;生所為者與所期者,甚似而幾矣。

    論說文書信

    28 《東京賦》 兩漢·張衡

    安處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憮然有間,乃莞爾而笑曰:“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茍有胸而無心,不能節之以禮,宜其陋今而榮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繆公于宮室,如之何其以溫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宮鄰,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擇肉西邑。
    是時也,七雄并爭,競相高以奢麗。

    敘事抒情贊揚建筑

    29 《寧陵阻風雨寄都下親舊》 宋·梅堯臣

    晝夜風不止,寒樹嚎未休。
    人言雨殺風,雨急風未柔。
    獨扶慈母喪,淚與河水流。
    河水有冬竭,淚泉長在眸。

    30 《渭南道中逢二蜀兵出印本手詔司馬溫公范文》 宋·宗澤

    我君肇當陽,憸佞畢退聽。
    示民以好惡,觀此第一政。
    薛惟司馬范,二老文且正。
    堂堂外王父,九牧稱無盡。

    宋詞三百首神話愛情

    31 《諸子喻山水》 先秦·先秦諸子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論語·子罕》上不天則下不遍覆,心不地則物不必載。
    太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小助,故能成其富。
    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萬物備,歷心于山海而國家富。

    山水哲學

    32 《封建論》 唐·柳宗元

    天地果無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然則孰為近?曰:有初為近。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

    論述政治

    33 《七月》 先秦·詩經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

    34 《予奉詔總裁元史故人操公琬實與纂修尋以病歸》 明·宋濂

    憶昔試藝時,年丁二十九。
    不諳精與粗,運筆若揮帚。
    欲盡王霸言,自寅直窺酉。
    于時有操君,許子乃其友。

    35 《按部至春州》 宋·周敦頤

    按部廣東經數郡,若言嵐瘴更無春。
    度山煙鎖埋清晝,為國天終護吉人。
    萬里詔音頻降下,一方恩惠盡均勻。
    丈夫才略逢時展,倉廩皆無亟富民。

    36 《耆英會詩》 宋·王拱辰

    西都山水天下奇,神嵩景室環清伊。
    甫申間氣秀不絕,生賢會堅昌明時。
    衣冠占數盛文雅,臺符卿月光離離。
    魏京雄奧壓幽朔,游宮御府嚴天威。

    37 《麻姑山七古壽主簿母》 宋·卓田

    麻姑之山高接天,世言中有麻姑仙。
    朱顏玉撲鎮長在,不知閱世經幾年。
    問此仙今在何許,當初果是誰家女。
    似因一念天人寰,已作人間夫婦緣。

    38 《慶歷圣德頌》 宋·石介

    于維慶歷,三年三月。
    皇帝龍興,徐出闈闥。
    晨坐太極,書開閶闔。
    躬攬英賢,手鋤奸枿。

    39 《誡兒侄八百字》 宋·范質

    去上初釋褐,一命列蓬丘。
    青袍春草色,白紵棄如仇。
    適會龍飛慶,王澤天下流。
    爾得六品階,無乃太為優。

    40 《范資政移鎮杭州一百韻》 宋·金君卿

    圣門高弟游淵源,當時所得惟十賢。
    科張言行政與學,兼此四者誰能然。
    公含天資得具美,出文入武材謨全。
    軒昂盛時進以道,行高德鉅齊回騫。

    * 關于亟言的詩詞 描寫亟言的詩詞 帶有亟言的詩詞 包含亟言的古詩詞(116首)
    chengrenyouxi